1例pci术后并发严重血肿的急救护理
作者:廖厚莹,汪建法 作者单位:1.重钢总医院心内科,重庆;2. 解放军73867部队卫生队,江西 九江
【关键词】 pci;血肿;护理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较先进的治疗方法,其治疗需经动脉穿刺,易并发动脉穿刺处局部出血及血肿,血肿发生率约0.5%~7.0%[1]。我科2007年1例pci术后并发严重血肿的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1岁,因急性前壁、侧壁心肌梗死而行急诊冠脉造影+球囊扩张+stent术,术后入ccu病房监护治疗,4 h后拔出鞘管,压迫穿刺点30 min,术肢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 h。术后穿刺点持续少量渗血,12 h后右侧腹股沟处可见手掌大小淤斑,右足背动脉搏动存在。重新压迫穿刺点30 min后仍有少量渗血。24 h后患者出现心悸、出汗,测血压80/60 mmhg(1 mmhg=0.133kpa)。右侧大腿及阴囊肿胀明显,右侧腿围较左侧大1/3,右侧腹股沟区至股骨下1/3可见大片瘀斑,再次压迫穿刺点1 h,穿刺点未见渗血。
1.2 方法
1.2.1 全身支持疗法 输血扩容、补充电解质等提高机体抵抗力,抗生素的使用防止感染。
1.2.2 局部处理 局部血肿予以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3次(早、中、晚),每次15 min。解除制动24 h后,予以tdp灯照射患肢,每日3次,每次20 min。观察动脉穿刺处皮肤有无破损,感染。有破损的地方每日在无菌操作下换药一次,保持敷料干燥、完好。
1.2.3 护理方法 主要有:①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在后期康复过程中尤为重要;②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心电、血压、意识、尿量淡;③术后平卧肢体伸直制动24 h,沙袋压迫6 h;④给予清谈易消化的流质食物;⑤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保留导尿期间,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量颜色、性状。
2 结果
通过输血、扩容、抗炎、补充电解质等处理后,再加精心的护理,术后25 d患者康复出院。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pci术中抗凝药物的应用,拔鞘管后压迫止血方法不当,过早活动等均可导致局部出血或血肿[2]。另外,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压力大,脆性高,容易发生渗血,致局部血肿形成[3]。因此针对患者的易发因素应作好术前宣教,强调术中术后配合的重要性,进行床上大小便的训练;并积极处理严重的高血压,消除血肿形成的诱因,预防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凝血功能,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渗血情况,对持续少量的渗血,应给予重视及适当的处理;对自制力较差者严格制动;定时监测双侧大腿腿围,观察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早发现并发症。一旦出现并发症,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尽快找到血肿形成的原因,对症处理;对于血肿较重的者,一定要安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积极而正确的治疗方法和精心的护理对重塑患者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相互取得了理解和谅解,也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我们应从本组病例从中吸取教训,医护人员不仅要具有高超的医疗技术、良好的护理水平,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各种并发症,以减轻患者的病痛,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洪芬.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4):280.
[2] 董平栓,杨喜山,杨旭明,等.冠心病介入性诊断治疗并发症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 (6): 873-874.
[3] 钱海兰.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7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4):766-767.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