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在输液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微波;静脉炎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静脉炎是输液中的常见并发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时要将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注入静脉中或在静脉内放置时间较长的硅胶管,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症反应,也可由于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穿刺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1]。静脉炎的发生不仅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同时不利于临床治疗的继续进行,因此,为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我科及胃肠外科自2008年1月以来用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治疗静脉炎,并与单纯使用湿润烧伤膏治疗静脉炎进行对照观察,其止痛及消肿效果满意,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均为肘关节以下的双手浅静脉炎,静脉炎范围为1.6~11.2 cm2,按静脉炎出现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30~82岁,平均年龄51.5岁;其中ⅰ级静脉炎13例,ⅱ级静脉炎16例,ⅲ级静脉炎3例。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3.4岁;其中ⅰ级静脉炎15例,ⅱ级静脉炎11例,ⅲ级静脉炎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静脉炎部位及程度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静脉炎评判标准
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标准[2]:ⅰ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3.护理及治疗方法
规范静脉炎的处理程序,并告知病人及家属在使用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治疗中去掉局部的金属物品,防止意外损伤,不能随意调节微波照射功率,避免由于功率过低影响疗效或功率过高使微波探头温度上升而导致局部皮肤烫伤,照射前注意病人局部有无水泡、红肿、破溃,以免照射后误认为出现副损伤[3]。湿润烧伤膏由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为黄连、黄柏、黄苓、地龙、罂粟壳。采用珠海和佳生产的wkdⅶ型微波治疗仪进行局部照射治疗,观察组沿静脉穿刺点及走向涂抹湿润烧伤膏,然后用wkdⅶ型微波治疗仪理疗模式照射治疗20 min,每天2次。对照组仅沿静脉穿刺点及走向涂抹湿润烧伤膏。
4.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治疗后局部皮肤红、肿胀、疼痛及沿血管走向条索状硬结消失;有效:治疗后局部皮肤红、肿胀、疼痛及沿血管走向条索状硬结变软或维持现状;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观察时间点:治疗后第1、2、3、4、5、6天进行观察。治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5.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观察组32例,治愈30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28例,治愈10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1.26,p<0.01),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讨 论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的常见并发症,为寻找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以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我们自2008年1月以来,应用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治疗输液所致静脉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运用湿润烧伤膏涂抹治疗(p<0.01)。湿润烧伤膏主要成分为黄连、黄柏、黄苓、地龙、罂粟壳。其主要药理作用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去腐生肌。结合微波照射,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两者联合治疗,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成本低、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司马欣元.输液致静脉炎的防治和护理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8a):48-49.
[2]姜安丽,石 琴.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182.
[3]王晓春,江志君,张伟滨,等.微波治疗仪在急性胰腺炎治疗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8b):2111.
作者:谭李军,尹秀芬,廖春燕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广西桂林 5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