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镜联合下结直肠息肉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关键词】 双镜联合;结直肠息肉;围手术期护理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结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癌变率可达2.9%~9.4%[1]。内镜作为诊断和治疗结直肠息肉的首选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内镜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和并发症,如对体积较大、部位特殊的息肉无能为力;并发症方面有术中出血率为1.5%、穿孔率为0.45%等[2,3]。我们自2008年开始运用内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技术进行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我科共收治结直肠息肉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32~65岁;单发息肉11例,多发息肉45例。病理报告:腺瘤型息肉34例,绒毛状腺瘤15例,管状腺瘤7例。所有病例均完成双镜联合手术、无中转开腹。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对双镜联合下结直肠息肉摘除术不甚了解,存在一定的紧张恐惧心理,管床护士耐心地向其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术中的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对手术充分了解,积极配合治疗。②肠道准备:术前进低脂、细软、少渣的半流质饮食1~2天,术前6小时服药(复方电解质散配成溶液共2000 ml)清肠;中午禁食,下午手术。观察患者服用泻药后有无不适,如出现心慌、腹痛、脉搏细速等需及时报告医生,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甚至停止手术。因甘露醇易在肠腔内聚集导电气体,在行息肉摘除时极易爆炸,因此严禁患者服用甘露醇行肠道准备,③皮肤准备:术前30分钟常规剃去从剑突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后线范围内的毛发,由于腹腔镜的第一戳孔在脐窝,故应特别注意脐孔的清洁工作,切记保护皮肤完整性。
2.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①生命体征:术后每半小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等;老年患者清醒后还应注意意识变化,防止脑部及心脏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观察腹胀、腹痛情况,视有无压痛、肠鸣音恢复情况等;生命体征平稳后可改为每1个半小时观察1次。②饮食:术后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给予静脉营养支持。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后拔除胃管,由全流质饮食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普通饮食。③体位与活动:全麻清醒后回病房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而窒息,待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休息,鼓励其早期床上翻身活动,告知其微创手术的安全性,增强其活动信心。术后第二天鼓励并协助其下床活动。④管道的护理:妥善固定胃管,防止滑脱,避免因胃管受压、扭曲或折叠而引流不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引流量;落实口腔护理,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即可拔除胃管。
(2)并发症的观察
①肠出血: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心率、血压等;注意腹部体征,大便次数、颜色及量的改变。当患者有腹胀加重,鲜血样大便次数多、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应考虑存在肠腔内活动性出血,立即汇报医生,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如维持静脉通路、给氧,必要时做好二次手术的术前准备工作。②迟发性肠穿孔:内镜下息肉摘除时存在局部高温、热损伤或切除层次过深等因素,加上术后如肠道功能恢复慢、肠腔内分泌物增多、压力过大等情况时,容易导致肠壁迟发性穿孔。所以术后需密切注意腹胀、腹痛情况,如出现剧烈的腹痛、腹胀等症状时,应考虑迟发性肠穿孔可能,应立即行腹部透视、诊断性腹穿,同时胃肠减压。③肺部感染:全麻术后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早期咳嗽排痰,对年老体弱、排痰不畅者可辅予雾化吸入。术后第二天起可鼓励患者坐起,给予拍背等,协助其咳痰。④下肢静脉炎、血栓形成:由于腹腔镜操作时借助气腹环境,而长期气腹状态易造成下腔静脉压力升高、下肢静脉血回流受阻,使下肢静脉压力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再加上部分老龄患者本身血管功能欠佳,极易形成血栓,因此术后需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双下肢活动;同时在输液时应避开下肢静脉,避免发生渗出、炎症等。本组一名63岁男性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多年,术后出现左下肢腓静脉部分血栓形成,经相应处理后预后良好。⑤肩背部及双下肢酸痛: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肩背部酸痛,与气腹时间久、压力过高、co2刺激膈肋神经反射有关。术后平卧、持续吸氧6~8小时,积极促进co2吸收,一般1~2天后上述症状可缓解。本组中1例女性患者发生右侧肩部及双下肢酸痛,未特殊处理,术后第一天恢复。⑥皮下气肿:人工气腹的co2气体可残留于人体疏松组织内形成皮下气肿,多发生于胸腹部、阴囊等处,表现为局部有握雪感、捻发音。若出现皮下气肿,则应适当延长住院时间,大都可自行吸收;如皮下气肿明显、吸收欠佳时,可给予局部针头穿刺、有益气体的排出。
3.出院指导
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和油炸、肉蛋、生冷、油腻、高脂肪、高能量食物;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肠胀气;预防脂肪、能量堆积,导致癌变。2周内避免激烈活动,注意休息。3个月内可复查肠镜,了解治疗效果,之后可每1~2年复查肠镜,了解有无复发等。护理体会 结直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等与结直肠癌发病密切相关,应尽早切除。内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息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纯内镜治疗的不足,增加了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和适用范围,使那些单纯内镜治疗困难的结直肠息肉避免了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施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及免疫功能干扰小等[4]微创特点。内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息肉给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因其是新技术,患者对手术不了解,容易产生恐惧或怀疑心理,通过护理宣教可以使患者明确治疗方法、意义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易于接受,情绪稳定,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我科护理的56例病例中,均无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单炽昌,吴开俊.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j].中国内镜杂志,2000,6(4):39-40.
[2]韩双俊,杨进山.结肠镜在肠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医学,2001,3(1):61.
[3]吴文溪,华一兵,沈历宗.套切法治疗大肠息肉265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1):41-42.
[4]陆爱国,宗雅萍,沈晓卉,等.内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结直肠良恶性息肉的价值[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5):594-596.
作者:朱红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九区,江苏吴江 2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