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带教临床护生的难点与对策
【关键词】 新时期;带教护生;难点对策
临床实习是每个医科学生的必经阶段,也是护理实习生从学校到临床护理工作的过渡阶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临床护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学生还要把理论上升为临床实践技能的掌握[1]。
1 新时期带教临床护生的难点和现状
1.1 新时期医院尤其是教学医院面临的问题
是如何解决大量的临床实习生、进修生的教学、与日益紧张的医学资源之间的矛盾问题。在现实的实习环境中,一方面面对有限的时间、条件及病人资源,实习生本身理论和实践经验较少,临床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欠缺、实践动手机会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对实习生的要求日益提高,面对带教老师的示范演讲和学生的模仿体验存在防备心理,放手不放眼让实习生独立处置病患的机会明显减少。
1.2 部分实习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对实习环节不够重视,得过且过,认为实习质量好坏对以后的职业生涯影响甚小,部分实习生甚至把实习环节当成课堂外提高学历的复习阶段,一心二用,敷衍了事。部分实习生对自身要求不高,满足眼前利益,对实习缺乏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存在紧张和忧虑,面对激烈的医疗竞争环境打退堂鼓,甘拜下风,不求上进。
1.3 带教老师积极性不够高
带教老师承担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任务,同时担任教学时,会感到十分辛苦,工作量会成倍增长,心理上、身体上会承担巨大的压力。同时由于巨大的付出与回报不平衡心有怨言,加上带教老师害怕在带教过程中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所以带教积极性不高。医院在改善带教老师待遇问题上一直都停步不前,没有完善的鼓励机制和实际的物质奖励,许多老师疲于应付,在带教上难有大的作为。
1.4 医院在培养教育和用人机制上不够完善
由于师资的薄弱,人才梯次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老师队伍的建设往往跟不上实习生的需求。科室方面对老师的教学也存在不够理解,感觉带教会影响老师日常的护理工作而可能引发纠纷。老师在教学中取得的成绩由于不能在短时间取得明显的成效而不易得到领导的肯定,导致老师不愿在带教上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2 对 策
2.1 完善医院教学体系
建立健全带教老师的各种保障制度,制定与教学相关的科研、临床护理等有关细则,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教学制度,不断改进教学条件,创造医院实习进修的良好氛围,营造栓心留人的和谐环境。不断丰富和发展医院培养合格临床实习护生的外部条件,突出解决医院培养教育人才的短缺,人才交流和选拔晋升。适当提高带教老师的待遇,充分调动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量减少她们承担的临床护理任务,使其安心教学工作,尽心尽责。适时完善教学成绩的评估方法和体制,定期奖励在带教过程中表现出色、成绩斐然的老师和相关科室。
2.2 开展对护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培养实习生立志为医学献身的崇高思想,帮助她们正确树立医学科学价值观、人生观的根本性问题,培养临床护生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良好的医德医风,这是提高学生和老师政治水平的重要手段。
2.3 加大力度培养临床护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是考验学生真正独立工作参与护理事业的技术支持。针对每个学生的自身素质不同因材施教,不可千篇一律,既要抓共性又要抓个性,在教学中老师应一视同仁,无论学生的基础和水平如何,均应严格要求,仔细讲解,耐心辅导,不得听之任之。学生应该仔细听取老师的示范和讲演,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刻苦钻研。要善于总结,逐渐摸索,积累经验。要养成理论联系实际,临床结合科研的良好习惯,经常参加临床分析和护理病例书写,合理分配实习时间,制定实习规划和任务细则,按计划进行实习,不得随意改动和耽误。
2.4 教学双方都应重视强化基本素质、临床思维及科研思维的能力养成,努力提高实习带教的质量[2]。 老师应加强培训,制定教学大纲,细化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医院相关部门应把带教老师的教学实施、考评成绩作为评估老师个人成绩的参考依据,纳入年终奖励计划,逐步完善医院临床带教机制,随时充实配备各梯次带教老师的资源库,建立老师队伍的人才培养机制。
2.5 为临床护生建立适合的心理健康反馈适应机制
医院可以设立相关服务实习生心理问题的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解决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创造与病患良好沟通的教学环境和时机。各临床科室应本着对实习护生有利的态度,统筹协调好实习护生在各科室的正常流动,各科室负责人应在每个实习生实习、见习期完成后写总结评语和签名。帮助临床护生改善与病患的不信任关系,逐步推广建立带教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病患之间的和谐关系。
2.6 逐步培养实习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在带教过程中,每项技术操作动作,老师应亲手示范,学生跟着操作学习,直到学会为止。要养成减少失误,杜绝医疗差错的精益求精的学习习惯,真正锻炼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临床能力。在见习期,老师要善于观察,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反馈,病人的反映和评价是考评老师和学生的良好工具。医院要适时组织和安排一系列的知识和临床操作讲座,定期安排临床病例讨论和护理观摩。对少见的案例,老师要组织学生学会独立完成临床分析及护理的任务,经常培养学生的护理兴趣,激发护理岗位练兵的热情。让学生把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联系起来,纠正不规范动作和言语,熟悉掌握医务人员与病患的平衡点。
3 体 会
实践中我们体会到:(1)新时期临床带教应依据医院现有教学条件,提高教学管理效益。医院应努力从教学经费、人才培养、鼓励机制上做足文章,提供支持和帮助,努力营造和谐良好的教学环境。(2)因材施教,针对临床护生的特点和临床实习的常见问题,个别对待,集中管理,抓共性,突出特点,探索带教新模式新方法。(3)灵活机动,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又要突出难点的解决,直面带教中存在的客观现实,把握教学中的各种矛盾,变大问题为小问题,把课堂教学转化为临床实践活动,使实习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较大提高。(4)在实习过程中注重强化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道德观和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要充分认识到一个护生的职业态度、医德医风、临床思维、工作能力及操作技巧等方面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实习阶段的教育[3]。(5)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增强带教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努力塑造老师队伍的良好形象,淡薄名利,乐于奉献。老师应在临床护理的繁忙之外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学生顺利完成临床实习任务,走向临床护理岗位,顺利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和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顾秋艳.临床医学眼科方向专业实习生的带教方法及重点[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1105-1106.
[2] 刘 莉,张富兴,倪晓芸.临床实习管理工作的几点做法及体会[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2b):303-305.
[3] 张振华,吴 汪,彭 涛.临床实习带教的体会[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1,19(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