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效期;急救药品;护理
识别药品的有效期、失效期对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至关重要[1]。一直以来,我院在急救药品的管理上采用笔记本式记录,虽然要求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但因记录内容空泛,检查易流于形式,药品失效的现象常有发生。2006年8月以来我们对病房的急救药品管理方法进行改进,采用表格式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设计急救药品效期登记表
(见表1)表1 急救药品效期登记表(略) 注:用a4或b5纸打印,行数、每行宽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要求便于书写,页面清晰、美观。
1.2 负责护士每次对急救药品进行检查后填写登记表
每种针剂药品按基数不同占3行~5行,口服药品占1行。表格前3列为各科规定的抢救药品的品种、应备数量、规格,要求用圆珠笔或钢笔填写后不得随意更改;其余各列为护士每次检查后药品的实际情况,用铅笔填写,便于更改。实数栏为每种药品按效期分类,每一类实有的数量,每种药品各行实数相加应与基数相符。对于效期近3个月的药品在对应的备注栏用铅笔标记,提醒及时更换。负责护士对于失效期近3个月的药品在安瓿的曲颈上方用红色的不干胶缠一圈,提醒护士优先使用。
2 讨论
2.1 方便查看
效期登记表清楚的记录了药品应备品种、数量、规格、效期状态,并对近期失效的药品重点标记,使检查者一目了然,杜绝了可能出现的药品失效现象。
2.2 方便使用,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医院规定备用药品可在失效期前2个月3个月更换,但大量的药品报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改进后的方法要求对近期失效药品在安瓿的曲颈上方贴红色标记,开盒后立即看到,提醒护士优先使用,减少了药品的失效过期。有报道称:可将药品按一定的顺序排放,如从左→右,护士取用时也按照从左→右的顺序取用,而要让科内每一名护士都形成这种定势思维,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尤其对一些人员流动大的科室,更为不易。急救时取用药品要求快速、准确、争分夺秒,简单的方法使用起来往往更方便、更有效。
2.3 使急救药品管理更加完善
自方法实施以来,使每个护理人员都参与到急救药品的核查中来,提高了对急救药品管理的认识,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使急救药品的管理更加完善,为临床抢救工作中安全用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伍忠梅,刘庆.急诊科急救药品管理登记簿的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1a):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