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颅脑损伤院前急救与转运的护理体会
作者:吴瑛,王 虹 作者单位:(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 成都 610051)
【关键词】 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护理
颅脑损伤在创伤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发生率约占损伤总数的20%,仅次于四肢损伤,而死亡率却居首位。颅脑损伤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常合并严重的多发伤、失血性休克,病情复杂,病死率高,必须分秒必争进行救治,有效的院前急救和安全转运是确保抢救成功和预后好坏的关键。现将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12通过“120”急救系统接诊的8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转运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86例,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15~70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8例(56%),高处坠落伤11例(13%),钝器击伤18 例(21%),其他9例(10%)。院前死亡14例;院内收治72例,其中死亡6例,康复出院66例。
2 护理体会
2.1 有效的院前急救
2.1.1 缩短反应时间 急诊人员接听120报警电话时,了解出事地点、大致伤情、受伤人数,争取在最短时间到达出事现场。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首先了解病人的受伤时间和部位,迅速检查病员的出血部位、意识、瞳孔、肢体活动以及生命体征,对伤情综合判定,按轻重缓急进行重点救治。
2.1.2 保持呼吸道通畅 重度颅脑损伤神志清楚的患者可嘱其头偏向一侧,吐出口中的分泌物。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呕吐和咳嗽反射消失,易发生血块和分泌物阻塞气道,引起窒息,因此应迅速清理呼吸道内的血块、分泌物、污物及义齿,舌后坠者用舌钳外拉舌体,安置口咽管确保气道通畅,并给予氧气吸入或面罩给氧。
2.1.3 建立静脉通道 选择易固定的大静脉,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以利于脱水药、止血药、扩容药物的使用。伴有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可开放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对疑有腹腔内脏出血者不在下肢建立静脉通道;外周静脉塌陷的,立即行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必要时静脉切开,不可因穿刺失败贻误抢救时机。
2.1.4 伤口处理 开放性的伤口进行局部包扎,以减少污染和出血;有严重出血和活动性出血可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止血,有脑组织膨出者,为免膨出物破裂及受污染,可用无菌碗覆盖或纱布圈保护包扎;有脑脊液耳漏、脑脊液鼻漏者,应保持耳道和鼻孔周围清洁,用无菌纱布擦拭,严禁堵塞或冲洗耳道和鼻腔,避免溢液返流,导致颅内感染。
2.2 安全迅速的转运
2.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观察病员的神志、呼吸、瞳孔、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当其由躁动不安转为昏迷,提示病情加重;呼吸深大时可有呼吸道的梗阻,呼吸深慢血压升高伴呕吐时提示颅内高压,应警惕颅内血肿和脑疝形成;一侧瞳孔扩大,提示颅内血肿;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光反射差,多提示有脑干损伤;一侧瞳孔进行性扩大,同时伴有肢体活动障碍和意识障碍,提示有脑疝的可能。出现脑脊液鼻漏和脑脊液耳漏则有颅底骨折的发生。发现这些问题时应及时汇报医生,做好相应的急救工作。
2.2.2 保持体位和各种管道的通畅 让患者平卧,保持安静,头偏向一侧并固定头部,怀疑有颈椎骨折的需要上颈托,不可随意搬动,避免头颈部的左右晃动引起骨折移位,从而加重骨折对神经的压迫。上急救车后要注意各种管道的固定,防止扭曲、滑脱、阻塞和受压。及时更换静脉液体,观察针刺部位有无液体外渗,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固定好口咽管、氧气管、气管插管的位置,防止移位和脱管,以保证有效通气。
2.2.3 心理护理 清醒病员因病情险恶,求生欲望强烈而出现恐惧、焦虑,护士这时可通过冷静的语言、果断的处理、娴熟的操作、鼓励的眼神改善其应激心理,稳定情绪,以配合急救人员的治疗。对有家属的昏迷患者,可做好家属工作,稳定家属的紧张情绪,给家属解释病员病情的严重程度,让家属对病情有所了解,以取得理解,更好的开展急救工作。
2.2.4 保持与院科室的联系 利用车载通讯仪器与医院进行联系,告知急诊科病员病情,以便急诊科制定好抢救和检查流程,保证患者到院时能及时检查、及时抢救、及时手术。
3 讨论
通过对86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院前急救的护理,作者认为院前急救的意义在于:在危重病人发病初期给予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对挽救生命、防止患者再损伤、减轻痛苦是十分关键的。而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则体现在急救人员对现代急救程序的充分掌握、熟练的急救技术、高度冷静清醒的头脑、敏捷的应急反应和准确评估伤情的能力,在混乱的急救现场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快速安全的转运,为院内的急救赢得时间和条件,从而减少了危重病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也十分重要。因此,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与快速安全的转运在现代急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