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血竭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53例观察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龙血竭;米非司酮;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究龙血竭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采用龙血竭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病人53例,与单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45例进行对照分析,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单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组,停药后3个月未复发痛经者17例,缓解率37.8%。加服龙血竭观察组, 停药后3个月未复发痛经者31例,缓解率5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龙血竭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好,痛经缓解率增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龙血竭;米非司酮;临床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指有功能的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并在性激素的影响下生长所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不调、不孕、性交痛等。属中医“痛经”、“血瘕”、“不孕”、“月经不调”等范畴。龙血竭是纯天然药物,功专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收敛止血,软坚散结,敛疮生肌[1]。采用龙血竭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病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6-2009年暂无手术指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病人98例,年龄最大47岁,最小21岁,平均 37岁。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标准
(1)有继发性进行性痛经和不孕史,常有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性交痛及大便坠胀等。(2)子宫可稍增大、后倾、有粘连,子宫骶骨韧带、子宫直肠窝或子宫后壁可扪及小硬结,触痛明显。阴道后穹隆可能见到紫蓝色结节,附件处可扪及与子宫相连的不活动的囊块,有轻压痛。(3)腹腔镜或剖腹探查可协助诊断[2]。
1.3 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单用米非司酮治疗者为对照组45例,月经来潮开始服米非司酮10mg,1天1次,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采用云南普洱华丰裕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龙血竭合米非司酮治疗者为观察组53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外,加龙血竭3g,1天2次吞服,连服3个月停药。观察痛经复发情况, 观察3个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χ2检验处理。
2 结果
单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对照组,停药后3个月未复发痛经者17例,缓解率37.8%。加服龙血竭观察组, 停药后3个月未复发痛经者31例,缓解率5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表1 停药后3个月痛经情况两组比较
3 讨论
朱莉荣等[3]报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控制症状率100%,治疗期间其抗孕激素作用使异位子宫内膜萎缩及造成闭经,从而使痛经症状缓解或消失,达到治疗目的。该资料进行1个疗程停药后观察痛经仍逐渐出现,3个月后复发率增高,这可能与病灶严重程度或疗程不足有关。
龙血竭誉之为“活血之圣药”,性温、平,味甘、咸,无毒,入血分,利用其具有活血止血、化瘀止痛、软坚散结等显著功效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现代医学研究确定了龙血竭中含有龙血素a、龙血素b、黄酮、黄烷、甾体皂苷等30多种活性成分,采用龙血竭活血化瘀,其作用机制与对前列腺素合成酶的作用有关[4]。通过龙血竭皂苷强大的抗炎镇痛作用来控制痛经及预防复发,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采用龙血竭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体会:(1)单用米非司酮治疗痛经停药后,痛经复发早,痛经完全缓解率低;(2)龙血竭合米非司酮治疗停药后,痛经复发时间延迟,痛经完全缓解率增高;(3)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为妇女气血凝滞,龙血竭合米非司酮治疗增强了治本作用,增加疗程有望取得更佳疗效;(4)无明显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颖.龙血竭临床应用概述.中国社区医师,2007,16(综合版):17.
2 丁曼琳.妇产科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22-124.
3 朱莉荣,贾建杰.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0例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08,6(1):51-52.
4 朱亮,罗晓琴,刘文琴.血竭胶囊活血化瘀作用机理研究.首都医药,2003,(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