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bs细胞学分类及阴道镜下多点组织活检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和探讨。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在武汉市第五医院妇产科就诊的4 352名符合条件的妇女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阳性病例均在阴道镜下行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 对967例阳性病例进行tct及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tct检查异常者967例,占2222%;ascus 216例,占496%,lsil 475例,占1091%;hsil 141例,占324%,scc 35例,占080%;tct异常者经电子阴道镜下多点活检,ascus中炎症185例,占1913%;cin ⅰ367例,占3795%;cinⅱ~cin ⅲ132例,占1365,scc 35例,占080%;经阴道镜多点活检结果与tct结果符合比率大于7726%。结论 tct技术、tbs细胞学分类检查异常的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进行诊断,能及早发现宫颈早期病变和宫颈癌,对宫颈癌的早筛、早诊、早治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bs细胞学分类;;宫颈癌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位居我国妇科癌症第一位,我国宫颈癌患病率及病死率约占世界三分之一[1]。其发病高危因素如过早性生活、多产、多性伴、吸烟、hpv感染、性病等。近10年来宫颈癌的发病有年轻化的倾向[2],如何对高危患者进行早筛和早诊成为妇科医生的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武汉市第五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妇女的tct的tbs分级结果配合阴道镜及病理活检结果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妇产科就诊妇女,有性生活史,无宫颈手术史,至少6个月内未进行任何宫颈病变诊断和治疗方法处理,知情同意,年龄19~63岁,常规体检,均在月经后1周且3天内无性生活状态下取宫颈细胞标本,共4 352例,应用tct法进行诊断。
12 标本采集与处理 常规妇科检查,用宫颈管刷伸入宫颈外口和宫颈管内,旋转5~6周,收集宫颈外口和宫颈管内的脱落细胞,将收集的细胞洗入盛有thinprep保存液小瓶中,经thinprep 2000系统程序化处理制成直径为2 cm的薄层细胞片,95%酒精固定,巴氏染色,tbs分级系统进行诊断。
13 细胞学诊断方法 采用tbs(the bethesda system)分级系统[3],即:正常范围(wnl),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ascus),鳞状上皮病变(sic)和鳞状细胞癌(scc)。sil包括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14 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活检 当细胞学检查回报结果为ascus以上病变者,均在电子阴道镜下对高危异常行多点活检,如不典型者进行宫颈3、6、9、12点活检送病理检查。
15 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检查结果见表1。
3 讨论
tct作为一种宫颈细胞学的常规筛查手段[4,5],取材方便,无痛操作,可减少细胞变形,更多地使组织细胞转移到玻片上[6],改善了样本的收集率,提高了发现低度和高度病变的敏感度,尤其是高度病变。表1 检查结果
电子阴道镜[7]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仪器,可以重复多次进行检查,能放大观察宫颈外观上皮构型以及基质血管的细微变化,判断宫颈病变的性质与类型及范围,最后指导选择活检的准确部位,提高活检的阳性率与诊断的准确率,减低漏诊率。但宫颈癌任何一种单一的筛查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如tct检查不能确定病变的部位及程度,其结果虽与病理组织学有一定相关性,但存在假阳性。
理想的筛查方案应是多种筛查技术相结合。目前国际公认的宫颈癌筛查和确诊方法遵循三阶梯步骤[8]。
依照中国的国情和广大医院的实际,宫颈癌作为一种可以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的妇科肿瘤,其筛查可采用对tct的tbs分级结果异常者在电子阴道镜的监视下多点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及程度,为下一步的诊疗做出明确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郎景和.子宫颈癌及其普查.现代妇产科进展,1994,3(3):275.
2 petry ku,menton m,meton s,et al.inclusion of hpv testing in routine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for women above 29 years in germany:results for 8 466 patients.br j cancer,2003,88:1570-1577.
3 gottwald l,giernat l,lech w,et al.the results of screening program for cervical cancer in loza.ginekol pol,2002,73(2):934-935.
4 klinkhamer pj,meerding wj,rosier pe,et al.liquid-based cervical cytology.cancer,2003,99(55):263.
5 nuovo j,melnikow j,howelll p.new tests for cervical canner screening.am faro physician,2001,64(5):729.
6 bishop jw,marshall cj,bentz js.new technologies in gynecologic cytology.j reprod med,2000,45:701-719.
7 岑坚敏,钱德英,黄志宏,等.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4):215-218.
8 宋学红.三阶梯技术诊治管理女性下生殖道癌前期病变.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2):69-70.
(本文编辑: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