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为产科常见并发症,与难产及感染有密切关系。其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胎膜早破带来的并发症不仅为妇产科医生所警惕,也为产妇及其家属所关注。现将我院84例胎膜早破病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867例,年龄21~36岁,孕周23+3~42周。其中胎膜早破病例84例作为观察组,胎膜未破病例783例作为临床对照组。
1.2 诊断标准 临产前胎膜破裂者为胎膜早破[1]。
1.3 方法 两组妊娠结局对比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胎膜早破的病因 导致胎膜早破的因素很多,其中14例同时合并两种以上原因。本组84例中,下生殖道感染6例,生殖道畸形2例,胎位异常11例,宫颈松弛2例,双胎妊娠3例,羊水过多3例,有人工流产史28例,维生素缺乏者3例,24h内有性生活史者3例,不明原因者39例。
2.2 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 见表1。 表1 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由表1可见,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胎膜早破组,p<0.01;胎膜早破组头盆不称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2.3 胎膜早破与新生儿并发症 见表2。表2 胎膜早破与新生儿并发症 由表2可见,胎膜早破组中,早产、新生儿窒息、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胎膜早破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人们提出胎膜早破可能的易发因素为:宫颈内口闭锁不全、宫颈炎、羊膜炎、前置胎盘、遗传性异常、胎位不正、羊水过多、子宫张力增加、创伤、人工流产史和阴道感染史[2]。本资料有人工流产史者28例,占33.3%。与孕期保健相比,人们往往对孕前的保健不够重视。因此,积极治疗宫颈炎、阴道感染,控制人工流产,对于有效预防胎膜早破的发生是相当重要的。
胎膜早破发生后,羊水减少,其缓解宫壁对胎儿压力的作用降低,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另外,宫壁紧裹胎体,导致宫缩不协调,阻碍分娩机转,形成胎头位置异常,使难产及手术产增加。本文结果显示胎膜早破组剖宫产率明显增高,其主要手术指征为胎儿宫内窘迫和头盆不称。故应对胎膜早破者加强产时监护,发现异常及时检查、诊断、处理,以减少对母婴的危害。
胎膜早破是造成早产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早产由于胎膜早破引起者占1/3。本研究表明胎膜早破组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胎膜早破组、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胎膜早破的处理中,一方面为减少早产的威胁,需尽量延长胎龄促胎儿肺成熟,以获得可存活儿;另一方面,随破膜距妊娠结束时间的延长,又增加了宫腔感染的机会,这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对胎膜早破应根据不同孕周采取不同治疗原则。孕35周以上的胎儿基本成熟,为预防感染,应尽快终止妊娠;对于孕28~35周胎膜早破患者提倡期待疗法,延长孕龄促胎儿肺成熟,一旦胎儿成熟应尽早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5.
2 王艳莲,李霞.早产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