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1病历摘要
患儿,女,13岁,因“发热伴皮疹1个月,双侧腮腺肿痛2周”代诉入院。1个月前发热,t 39 ℃左右,颜面部淡红色斑片状皮疹,外院给予“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等治疗,效欠佳,2周前发现双侧腮腺肿痛,无光过敏,无关节肿痛,无水肿,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t 382 ℃,p 84次/min,r 23次/min,bp 90/60 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颜面部可见淡红色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双眼结膜轻度充血,双侧泪腺轻度肿大约3 cm×4 cm,质软,无压痛,口腔黏膜光滑度可,心肺腹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关节无肿胀及压痛,神经系统查体正常。血沉80 mm/h,抗“o”<400 iu,igg 301 g/l,iga 237 g/l,igm 44 g/l,c3 089 g/l,c4 022 g/l。类风湿因子阴性,抗核抗体(ana)阳性,抗ena抗体ss-a阳性、ss-b阳性,滤纸试验右眼1 mm,左眼1 mm,泪膜破裂时间右眼4 s,左眼3 s,经激素、抗类风湿药等对症处理,体温很快正常,皮疹及腮腺肿大消失。出院诊断:儿童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2讨论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因淋巴细胞浸润泪腺和涎腺而造成的以口、眼干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除有外分泌腺受损的症状外,还可有腺体外症状,如关节炎、肌痛、皮疹以及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似的内脏损伤的症状。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一样,该病有正常免疫耐受机制的破坏,产生对自身抗原的高滴度igg抗体。近年文献报道,儿童的发病率非常低,约为成人高发年龄段的1/40。圣迭戈诊断标准,由于采用不同诊断标准所进行的临床、科研分析和治疗观察的结果肯定 由于其靶器官易于活检及外分泌液易于收集,故使之成为研究hla-dr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1型糖尿病、桥本甲状腺炎、多发性硬化等)的典型代表。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1888年首先由hadden描述1例同时有唾液和泪腺缺乏患者,1965年由bloch等正式命名。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明确了自身抗体中抗ssa和抗ssb与本病密切相关。本病目前多采用董怡推荐的诊断标准:(1)功能检测证实泪腺受侵犯,有干燥性角膜炎存在。(2)功能测定或组织学检查证实有唾液腺受侵犯或功能低下。(3)血清抗ssa(+)、抗ssb(+)、ana>1∶20或rf>1∶20。具备上述3项或2项并除外其他结缔组织病、淋巴瘤、艾滋病,可诊断pss。该患儿具备第2条和第3条标准。并除外了其他结缔组织病、淋巴瘤、艾滋病,故诊断成立。
本病治疗主要是人工泪液、人工唾液等替代治疗和免疫抑制治疗。文献报道[1]糖皮质激素和羟基氯喹治疗儿童干燥综合征有良好效果。有研究报道[2]选择性m3受体激动剂对口、眼干燥都有作用,是治疗本病的明显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thouret mc, sirvent n, triolo v, et al. primary gougerotsjogren syndrome in a 13yearold girl. arch pediatr,2002,9(2):142-146.
2petrome d, condemi j, fife r, et al.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ceimeline in sjogren syndrome patients with xerostomia and 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 arthritis rheum,2002,46(3):748-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