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麻醉科、儿产科 新法复苏
资料与方法
1996年3月~1998年3月新生儿676例,设为旧法复苏组。2006年3月~2008年3月新生儿1381例,为新法复苏组。旧法复苏组中男为384例,女292例;胎龄27~36+6周新生儿23例,≥37周新生儿653例;出生时体重<2500g19例,2500-4000g634例,>4000g13例;正常胎儿332例,高危儿344例。其中宫内窘迫166例,羊水ⅲ度污染42例,手术产(含剖腹产、胎头吸引、臀位牵引、产钳助产)297例,胎膜早破24例,其他74例,如胎位不正、产程延长、过期产等;apgar评分≤7分者61例,重度窒息率12例。新法复苏中男725例,女656例;胎龄27~36+6周新生儿49例,≥37周新生儿1332例;出生时体重<2500g者66例,2500~4000g者1289例,>4000g者26例;正常胎儿664例,高危儿717例;其中宫内窘迫311例,羊1 石树中.尽快普及新生儿新法复苏为2000年降低1/3儿童死亡率奋斗.新生儿杂志,1997,12:1-2.
2 虞人杰.新生儿窒息复苏存在问题及防治对策.临床儿科杂志,2002,8:451-453.
水ⅲ度污染308例,手术产(含剖宫产、胎头吸引、臀部牵引、产钳助产)658例,胎膜早破17例,其他62例,如胎位不正、产程延长、过期等;阿氏评分≤7分81例,重度窒息6例。指征与方法:麻醉科、儿科医师在分娩或手术前到场做好复苏准备,胎儿一出生,快速评估5项指标:胎粪、呼吸、肌张力、肤色、是否足月,初步复苏与评估呼吸、心率和肤色三项指标,复苏贯彻abcde方案,每步应视评价结果决定是否切换到下一步。一般的顺序是初步复苏-面罩正压给氧-心脏按压-用药。也有例外的做法,如胎心减慢或消失,无呼吸的窒息儿娩出,要麻醉医师紧急气管插管正压给氧。对羊水胎粪污染的处理,对有活力的先观察,再决定是否气管吸引,只对活力差的那部分马上气管吸引。1381例新生儿中,1315例仅需步骤处理。面罩加压给氧54例,仅3例重度窒息儿在正压通气后仍需胸外心脏按压,用药复苏。
结果
新法复苏组1381例新生儿中,窒息81例,重度窒息6例;其中4例羊水ⅲ度胎粪污染,2例羊水ⅰ度污染。3例死亡,其中1例死亡伴有严重畸形,2例系早产儿。3例均转入儿科后死亡,无实际复苏失败,故死亡为0。旧法复苏组676例中窒息61例,重度窒息12例,其中8例羊水ⅲ度胎粪污染,4例羊水ⅰ度污染。6例死亡,其中1例畸形,3例系早产儿,2例足月儿。两组新生儿窒息率、重度窒息率及窒息死亡率相比较,新法复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讨论
新生儿复苏是一项分秒必争的工作。高危儿出生时需复苏的几率较多,但正常出生的新生儿有时也可能发生窒息。临时请麻醉科、儿科医师抢救往往耽误了最保贵的时间。所以新生儿出生时能有麻醉科、儿科医师在场有利于复苏和复苏后处理[1]。通过实践对新生儿窒息防治对策我们有如下深刻体会:①对麻醉医生,儿产科医生,助产士进行新法复苏的培训,牢记新生儿复苏流程图,熟练掌握复苏的程序和方法,切实掌握三大适宜技术(面罩正压给氧、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吸引技术及合理用药,并要认真定期检查和考核,把规范的复苏技术推广到有分娩能力的医院和参加每一项分娩的每个医护人员达到推广和普及新法复苏的目的[2]。②每次分娩(包括剖宫产)都应有受过复苏培训的人员在场。③呼吸、心率、肤色是复苏评价的三大体征,不断用呼吸、心率、肤色来更新下一步复苏的措施,实施方法上严格执行abcde方案。④要重视胎粪的吸引,对有活力(即心率>100次有自主呼吸,肌张力好)的胎粪污染儿可一般清理呼吸道。对活力差的那部分需马上气管吸引,必要时应做好气管插管的抢救准备。
【参考文献】
1 石树中.尽快普及新生儿新法复苏为2000年降低1/3儿童死亡率奋斗.新生儿杂志,1997,12:1-2.
2 虞人杰.新生儿窒息复苏存在问题及防治对策.临床儿科杂志,2002,8:45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