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颈椎病 患病率 学生
颈椎曲度异常可分为生理性 (先天畸形)和病理性(后天获得)2种。对青年学生来说,后天的生理弧度改变往往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以及升学就职的竞争激烈,使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导致颈椎患病人数日渐增多[1]。据上海师范大学调查发现,在逐年上升的颈椎病学生患者中,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发生率高达74.5%[2],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身心健康。为了解颈椎曲度异常的发生原因,进一步探讨学习相关因素与大学生发生颈椎曲度异常的关系,为今后的人群干预提供依据,本课题组进行了该项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苏州大学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因颈部不适就诊的大学生,颈椎曲度异常病例。病例组120名,其中男生58名,女生62名,年龄18~23岁,平均(20.03±0.41)岁;对照组120名,其中男生54名,女生66名,年龄17~24岁,平均(21.01±0.42)岁。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使用自编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颈椎外伤史、颈椎病家属史、经常使用计算机、长时间低头作业、躺着看书及情绪、运动、头枕是否相称等情况,以同期120名自愿接受调查的颈椎曲度正常学生为对照。全部病例均摄标准的颈椎侧位及前后位x线片。
1.3 颈椎x线片特征 颈椎曲度异常根据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判定,颈椎弧度变化用borden测量法[3]。正常弧的顶点在c5椎体后上缘 ,弧的高度为(12±5)mm,>17 mm为曲度变大,<7 mm 为变直,负值为反曲,出现“s” 形弧为双弧。曲度变大、变直、反曲及双弧均为曲度异常。
1.4 统计方法 资料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包完成。
2 结果
2.1 2组大学生颈椎曲度异常比较 将各研究因素进行χ2检验,结果表明,颈椎病家族史、经常操作计算机、长时间低头作业、躺着看书及情绪稳定等因素,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颈椎曲度异常影响因素比较(略)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3 讨论
目前,随着颈椎病研究的深入,对发病机制认识愈来愈广泛,但一般认为,因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咽部感染等破坏了颈部肌肉、肌腱、韧带协调,减弱肌力,导致或加速椎间盘退变,即由动力性失衡至静力性失衡,最终颈椎整体失衡,而颈椎曲度的异常改变则在此过程中起通道作用,可能加速或暂时延缓颈椎病的形成。引起大学生颈椎曲度异常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1)经常操作计算机。电脑性颈椎病作为一种现代病已被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吴捷等[4]报道,153例局部型颈椎病中,结合临床考虑为计算机性颈椎病的为124例, 约占81.04%。本组120例颈椎曲度异常患者中,60例与经常操作计算机有关。(2)躺着看书。躺在床上看书、读报,是大多数青年人的一种习惯。本组病例中有71例平时喜欢躺着看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例。(3)低头作业。研究发现[5],职业性持续过载可导致颈肌劳损进而使颈椎正常曲度和稳定性受到破坏。大学生不可避免经常要低头作业,这为颈椎曲度异常的发生提供了职业条件。(4)家族遗传和个人情绪。调查发现,父母中有颈椎病史的学生发生颈椎曲度异常的概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可能原因是颈椎曲度异常存在一种先天发育性因素。这类患者大多椎体细高,椎骨的有机质含量高,韧性大,易于变形,有这样一种病因基础 ,再加入其他致病因素,更易发生颈肌损伤、颈椎失稳,产生颈椎曲度异常;情绪是否稳定在单因素分析中与颈椎曲度异常有关联(p<0.05),性格开朗、积极乐观的学生较少发生颈椎曲度异常。是否存在情绪稳定与否直接或间接影响颈椎曲度的发生过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常蜀英,牛京育,黎建民,等.青少年颈椎曲度异常致颈源性头痛患者脑血管功能状态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0):25-27.
[2] 孟涛,叶文博,黄敏.大学生颈椎病发病率的调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4,33(3):77-80.
[3] 王武,张雪哲.颈椎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7):439.
[4] 吴捷,杨凯, 江泓,等.电脑性颈椎病的x 线诊断价值.实用医技杂志,2004,11(7a):1 151-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