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破伤风
安顺市位于贵州省西部黔中腹地,属经济不发达地区,群众卫生保健意识差,交通不便,基层医疗条件落后,新生儿破伤风(nnt)仍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为此,安顺市于1999年起建立了nnt监测报告系统。本文分析了1999~2005年该系统监测临床诊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安顺市nnt监测报告系统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贵州省nnt疫情汇审临床诊断病例一览表;出生人口数来源于安顺市统计局历年公布数据。(2)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1)流行特征:1999~2005年共鉴定nnt临床诊断病例236例,死亡7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76/1000个活产儿,年均报告死亡率022/1000个活产儿,病死率3318%;年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呈散发流行;发病率最高为普定县(153/1000个活产儿),最低为紫云县(025/1000个活产儿);农村发病229例,占9703%,市县政府所在地发病7例,占297%。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男性患儿176例,女性患儿60例,男女发病之比293∶1。最短潜伏期2d,最长潜伏期26d,平均684d(加权法)。潜伏期3~7d发病最多,占7288%,潜伏期3~8d死亡最多,占8714%。(2)患儿母亲破伤风类毒素(tt)接种及产前检查:236例患儿的母亲中,仅有2名接种过tt,只占085%,其中1名接种3剂次,1名接种1剂次;未接受过tt接种的229名,占9703%;不详5名,占212%。接受过产前检查的44名,占1864%;未接受过检查的186名,占7881%,不详6名,占254%。(3)出生地点与接生人员:236例患儿在家中出生230例,占9746%;在村卫生室出生2例,占085%,在县级以上医院出生1例,占042%,不详3例,占127%。236名接生人员中,经过培训12人,占508%;未经过培训214人,占9068%;不详10人,占424%。(4)就诊机构级别:236例患儿中,在县级以上医院就诊200例,死亡46例,病死率2599%;在乡、村级就诊32例,死亡20例,病死率6667%;未就诊4例,死亡4例,病死率100%;预后不详25例。趋势χ2检验结果显示,地县级医院与乡村诊所的nnt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4,p<0005),并呈现随着就诊机构级别降低,病死率增加趋势(表1)。
表1 nnt病例就诊医疗机构级别与病死率比较(略)
讨论
建立监测系统以来,安顺市nnt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76/1000个活产儿,虽已达到who全球扩大免疫规划顾问小组建议的消除nnt标准〔1〕,但我市经济、文化水平落后,基层卫生组织不健全,传染病漏报率曾高达75%~80%,医院传染病漏报率历年在5%~10%左右。经济及卫生条件最差的紫云县报告发病率反而最低,表明nnt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市nnt病死率(3318%)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可能与基层卫生人员诊疗水平、医护设施、病人经济状况等有关。结果显示,农村地区发病率远高于城区,患儿就诊机构级别越低,病死率越高,提示nnt防治工作重点仍在农村。育龄期妇女tt接种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未经培训的接生人员占9068%,大多数为民间接生婆,接生工具和方法仍处于原始状态。因此,应重点加强对育龄期妇女感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宣传,强化育龄期妇女tt接种,推广科学接生,加强疫情监测,提高监测系统敏感性,提高报告率。加强培训,提高各级卫技人员诊疗水平,尽快改善基层卫生机构条件,添置必要诊疗、护理设施,降低nnt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