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药房管理 药品质量管理
西药既能治病救人,也会毒害生命。在医疗体制市场化改革中,伪药、劣药冲击市场,尤其是药品回扣风盛行的今天,更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化管理流程。药房管理是基层医院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医院除了应选择专业素质好、责任心强的药师担任采购和药库的管理工作,同时为了杜绝漏洞,尽量实行了医药分离的第三方运营体制,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保证药品质量主渠道,并以质优、价廉、就近为原则,以质量为准绳,引入市场竞争体制,药房采用药品公开招标体制,增加药品价格透明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药房的从业人员20名(包括从事药房管理的所有工作人员,以下简称药师),男女各10名,年龄20~58岁,平均37岁。学历:本科10名,大专5名,中专5名;患者50名(包括长期在医院进行诊治的所有患者),男女各25名。
1.2 调查内容
医院在医改过程中对西药房管理模式的探索,药品质量的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引进,患者对医院西药房的服务质量和药品质量进行评价, 是否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3 调查方法
1.3.1 采用问卷调查法。所用调查问卷是在参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经有关医药专家指导后修订而成。问卷内容:被调查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护龄、学历、职称),以及对西药房管理的认识和对药品价格质量的见解。
1.3.2 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方式, 问卷由专人发放给符合样本标准的药师或者患者,填完后当场收回。问卷发出7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回收率100%,资料采用百分比构成法进行分析。以规范化信息化的西药房管理措施为调查目标。
2 结果
调查结果:80%的患者赞赏引入社会药店的竞争机制后,药房处方药的价格普遍下降,但是在社会药房进驻医院后,对一些利润较少的急救药品的补充速度颇有微辞,同时有70%的药师认为,由于分离机制不彻底,药房缺乏对医生处方的监督力度,大处方、看病贵的现象并没有得到缓解。医药分离和信息化管理是基层医院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强西药房管理的正确途径。
3 讨论
3.1 医药分离模式是否能够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面对通过基层医院销售的药品占80%,社会药店占据20%以上的现状,医药分管难度大,鲜有成功案例。
笔者认为,解决现状有三种方法。第一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政府要明确投入和监管的责任,剥离医院大额药品收入同时加强对医院的补贴,医院实行低价运行。第二坚持推行“药房分离”。即药房与医疗机构分离委托给社会药房经营管理,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患者举报、监督员市场巡价、意见征集等多种方式,由政府相关部门对西药房药品质量和价格进行监控。第三建立医生处方评价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西药房执业药师队伍建设,彻底实行医药分业管理。医生必须开通用名处方,不允许写商品名;患者有自主选择药品的权利。
3.2 基层医院西药房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作用
医院西药房应建立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 从药品的采购、库存管理、药品的服务质量到配方管理,除了要选择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好业务知识的工作人员之外,必须建立一套分责明确的事故登记制度、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以保障患者的利益,杜绝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同时,西药房应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实行无纸化管理,包括接收医生传来的处方单、发药、录入毒麻药品处方、药品的入出库和药品的汇总等。药库、医生、中心摆药室和西药房工作均联网运行。该系统包括医嘱录入、各种检查单和手术申请单的录入等功能,可以查询患者的医嘱信息、影像信息和检验、检查和病理报告等。根据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要求,实施了医保管理子系统,对医保患者的费用审核、门诊大病的账户管理和医保特殊人员的门诊费用管理等都纳入了计算机管理,实现医院西药房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4 小结
基层医院必须加强对西药房的科学管理, 提高药品质量,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这是目前医改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应该本着“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从各个角度出发,加强对西药房的管理,为患者带来高质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