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职工健康状态和防病治病的工作重点,以提高职工健康状况,应对防治相应疾病,更好地保护职工的身心健康。方法:对2007年3月~2009年3月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进行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体检人数10464人次,检出发病人次2460人,总患病率23.5%,其中县城职工发病率22.5%;乡镇职工发病率为25.0%。男性职工发病率为23.7%;女性职工发病率为23.0%。结论:我县职工发病率较高,城区职工较乡镇职工发病率略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男、女发病率基本持平,无统计学差异。从总体发病率较高的角度,应加强职工保健知识宣传力度,多部门共同参与、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降低发病率,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关键词】 职工 健康体检 亚健康 防治措施
资料与方法
普查对象:2007年3月~2009年3月,对我县10464人次在职职工及部分离退休职工进行健康普查,年龄23~68岁,平均40.8岁。
检查方法:由我院医务人员按照常规操作,用贝克曼-库尔特cx-5全子宫生化分析仪检查肝功五项+表抗,用美高仪12导联心电图机检查心电图,用eub 6500hv超声诊断仪检查上下腹部b超,用52xp锦源电子乳腺检查仪检查乳腺。并将检查结果汇总后由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做出结论进行反馈,并将结果存档。
检查内容:常规检查项目:肝功五项+表抗、心电图、胸透、血常规、血型、上下腹部b超;女性加宫颈刮片、乳腺红外线检查。
亚健康状况调查:我们按照24种常见“亚健康”状态表现内容,对普查对象逐一进行问卷调查。
结 果
职工普查及发病率,见表1;不同职业职工及其性别发病状况,见表2。表1 城乡职工及其性别患病率对照(略)表2 不同职业的发病状况对照(略)
患病率与年龄:其发病率与年龄有明显关系,23~40岁年龄段尿路感染、附件炎等发病较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男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女性乳腺增生、子宫肥大、子宫肌瘤等疾病明显上升。
讨 论
根据体检结果分析发现,城镇职工的发病率较乡镇及农村职工略低,但无统计学差异。一方面说明可能与乡镇及农村职工自我保健意识淡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另一方面说明城、乡在上述诸方面的影响因素逐渐减少。
县城部分单位基本每1年或2年组织职工体检1次,基本上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而乡镇及农村单位的职工整天忙于工作与家务,接受知识,理解能力有限,思想保守,经济条件差,错误地认为没有什么感觉,不会有问题,查不查不重要,体检还要支付检查费,再加乡镇交通不便,缺乏自我保健知识等。
妇女疾病发病率高,特别是乳腺增生患病高,与年龄、职业、工作环境都有明显关系。发病率高可能与社会竞争激烈、用人单位乐于男性,对女性有排外挤兑现象,女工精神高度紧张(导致内分泌失调),工作生活压力大,保健品和食品中含有过多激素,饮食习惯不良(摄入多脂肪饮食和错误地减肥方法),以及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有关。
建议与对策:①加强职工定期体检工作力度,搞好健康体检工作。职工健康体检工作是职工保健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卫生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的防范意识也不断增强,政府部门也应进一步关心职工的身心健康,不仅仅认为保健工作是工会,医院等职能部门的事。②将职工健康体检工作制度化:要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做到每2年职工健康体检1次,并通过体检分析结果,分析病因,制定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③通过多样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健康观念: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宣扬新时代的健康概念。世界卫生组织一直重申“健康”是多维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1]。
真正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定义,达到健康标准的人群只占5%~15%,除了15%的病人外,70%以上的人群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的人,体内已出现某种功能紊乱,但尚未影响到行使社会功能,主观上有不适的感觉。使这部分人群处于从健康到疾病的过渡阶段。亚健康人群在普通体检中常常被检查出;脂肪代谢失调,血糖偏低,肾功能减退等。本研究项目总体患病率达到23.5%,与who调研结果得15%高界位统计分析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提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条件差,健康状况亦有非常显著的差别。
因此,周期性地选择专业健康体检,可以获知自身包括体质、心理、营养状况等方面的评估,通过在体检中心的健康状况评估,及时针对健康隐患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 米光明.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