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效果分析
【关键词】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分析
邢台市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麻疹发病率呈现大幅下降,但距离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为加速控制麻疹流行,必须提高麻疹接种率,保证接种质量。我市制定了《邢台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实施方案》,逐级进行了培训,建立了以乡接种门诊为主体,以村接种室为基础的疫苗接种体系。与教育部门协调,合理组织安排在校学生的接种,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技术指导。2007年4月16至25日,我市对8月龄~14岁儿童实施了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从19个县(市、区)中随机抽取2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随机抽2个乡,每个乡随机抽2个村,每个村随机抽取8月龄~、1~、3~、5~、7~14岁5个年龄组各25人,采集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的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
1.2 检验试剂
试剂购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结果判定
麻疹血清igg抗体滴度分为1∶200、1∶800、1∶3200、1∶12 800;<1∶200为阴性,≥1∶200为阳性。免疫前为抗体阴性或低水平抗体,免疫后抗体阳转或≥4倍增长为免疫成功。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强化免疫接种率
全市应接种儿童1 021 398名,实际接种儿童1 006 243名,接种率为98.52%。市级对各县(市、区)进行接种率的快速评估,共调查适龄儿童1 890名,接种儿童1 857名,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快速评估接种率98.25%。
2.2 mv强化免疫前后人群的免疫水平
mv强化免疫前人群总的抗体阳性率为88.8%,其中8月龄组抗体阳性率为85%,7岁组抗体阳性率为77%,强化免疫后总体抗体阳性率升至99.2%,其中除8月龄组升至99%,7岁组升至96.9%外,其余的年龄组均为100%。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滴度由1∶831.47 miu/ml升至1∶6 451.43 miu/ml。免疫前各年龄组间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2,p<0.01),免疫后各年龄组间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80,p>0.05),免疫前后总体免疫成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3,p<0.01)。见表1。表1 邢台市8月龄~14岁人群mv强化免疫前后血清 igg抗体水平结果
3 讨论
本次mv强化免疫前后血清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观察结果显示,强化免疫前麻疹抗体阳性率虽然达88.8%,但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不高,提示即使mv初免和复种均接种的前提下,人群平均免疫水平并太高。2006年邢台市共报告麻疹病例900例,发病率为13.2/10万。2007年邢台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97例,发病率为4.36/10万。实施强化后麻疹发病率大幅下降,较实施前的2006年发病率下降了66.97%。因此,邢台市mv强化免疫效果显著,提示在保证mv质量的情况下,通过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达到高接种率(>95%),可提高人群抗体水平,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是迅速控制麻疹流行,降低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之一[1]。但麻疹的强化免疫只是应急接种,要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必须加强mv初免和18月龄的mv复种,及时进行查漏补种,最大限度的减少易感人群的积累[2,3],加强麻疹监测,切实提高易感人群的抗体水平,为进一步实施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朱清,童亦兵,张大勇,等.贵州省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中国疫苗与免疫,2008,1:2326.
2 梁勇.麻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中国计划免疫,1999,5:5254.
3 王树巧,吴霆,谢广中,等.华东地区人群麻疹免疫状况调查.中国计划免疫,2002,7: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