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继发性长q-t间期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患者男性,88岁。3个月前动态心电图诊断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二度(2∶1)房室传导阻滞 。此次突发晕厥再次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图1a)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缓慢心率35次/分,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t间期长达0.70s。动态心电图全程记录反复发作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长q-t间期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最长持续时间29s伴短暂阿斯发作,自行终止(图1b)。次日患者发作频率增多,紧急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未见阿斯发作,第三天改为永久性vvi心脏起搏器(图略)。图1 继发性长q-t间期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讨论 最早患者的晕厥都用房室传导阻滞伴过缓心室率来解释,但法国著名的心脏病学家dessertenne证实患者的晕厥是由伴发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引发 。其发生机制是折返还是触发尚无一个可被普遍接受的学说 。随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广泛应用,尤其胺碘酮可导致q-t间期延长,进而引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伴q-t间期>0.70s时,其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预测值为0.83[1]。本例有应用可达龙药物史,与3月前的动态心电图相比q-t间期明显延长 ,因此对于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心动过缓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等引起继发性q-t间期延长患者应密切观察,此时心肌复极显著不均衡,即使尚未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也应该高度引起重视,即时调整用药 。对伴有晕厥发作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是否紧急需要起搏器治疗时q-t间期也是一个重要参考。通过起搏提高心率,q-t间期可相应缩短从而避免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郭继鸿.新概念心电图.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457~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