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心动过速
患者男性,27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头晕10年,再发12h入院。查体:bp:90/60mmhg,神志清,心界不大,心律齐,心率143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描记术未见异常,心肌酶谱正常。心电图(图1a)示宽qrs心动过速,频率143次/min,qrs波时限0.12s,心电轴75°,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图形,未见明显p波及颤动波。缓慢静脉注射普罗帕酮70mg后恢复窦性心律。心动过速终止后即刻描记心电图(图1b)示窦性心律,tⅱ、ⅲ、avf、v5、v6明显倒置,最深达0.5mv,tv4呈正负双向,第3天、第5天复查心电图(图c、d)可见倒置t波逐渐变浅、双向、直立的演变过程,至转复第10天描记心电图t波完全恢复正常(图略)。心电图诊断: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vt),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图1 特发性左室vt,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讨论 本例患者系青年男性,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十余年,心动过速发作时qrs波呈右束支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图形,临床常规检查未发现任何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符合特发性左室vt的诊断[1]。本例vt发作时qrs波呈右束支阻滞伴电轴左偏,为左后分支内折返性vt。其机制多与起源于左后分支及浦肯野纤维网内的局部折返有关。折返环的缓慢性传导区为钙通道依赖性的,对维拉帕米敏感,故此类vt又称之为维拉帕米敏感性vt[2]。本例患者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能迅速转复窦性心律,可能与该药也具有钙通道阻滞作用有关。
特发性vt终止后的t波改变,是心脏为了适应异常的心室内激动顺序,通过电张调整机制使t波与qrs波主波同向,但由于与继发性t波同时存在,当心脏激动顺序恢复正常时,继发性t波消失后才得以显现,极性与心脏激动顺序改变时的qrs波主波同向。vt发作终止后,t波倒置多在ⅱ、ⅲ、avf及v4 6导联,其深度、宽度与vt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可持续数天、数周、数月之久,不作任何处理可自动恢复正常[3]。本例vt终止后深倒置的t波逐渐变浅、双向、直至完全恢复正常,其演变酷似于心内膜下心肌梗死,需注意鉴别。geller等指出,电张调整性t波是一种心肌生理特性与钾离子通道有关的复极改变,并非病理传导的结果,不具有病理意义[4]。除特发性vt外,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还可见于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右室起搏终止后、间歇性左束支阻滞、间歇性预激及房室传导阻滞伴宽qrs波等。
【参考文献】
1 曹克将.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和治疗.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01,5(6):325
2 朱莉,曹克将.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02,6(1):27 30
3 吴祥,郑毅雄.心脏记忆现象与电张调整性t波.心电学杂志,1999,18(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