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工流产综合症是人工流产手术并发症之一。是指部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或手术结束时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有少数妇女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胸闷、气喘、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心律不齐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抽搐、休克等一系列症状。为探讨原因,减少痛苦,有利防治,我站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两年时间对就诊的200例人流患者进行了分析,总结说明人工流产综合症在初次人流患者发病率高,这与初次接受手术精神紧张、宫颈过紧扩张困难,个体差异、对客观刺激的接受能力等因素有关。如果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能够调整她们的情绪,耐心地介绍手术的注意事项,以熟练的专业技术操作,取得孕妇的合作、配合和信任,使孕妇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可以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因此,消除手术者的心理恐惧、改进技术操作、减少局部刺激、动作轻巧等是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人工流产综合症 发生因素 防治
1 发生机理
人流综合反应的病因,其发生是与子宫或子宫的局部遭受机械刺激或子宫强烈收缩有直接关系,同时也和局部刺激强弱,个体差异、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和客观刺激的耐受程度有关。当机体内脏受机械刺激时,可产生兴奋,其冲动达到节后纤维末梢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其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使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增强而发挥效应,作用于窦房结使自律性降低,心率减慢;作用于心房肌,使心房肌收缩力减弱,不应期缩短。作用在房室结,使房室传导速度减慢,出现传导阻滞,而产生心率不齐停搏。作用在冠状血管,使之胸闷,作用在外周血管使之舒张导致血压下降。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影响血液正常供给,头部缺血而头晕、晕厥、抽搐。以上反应可停止手术注射阿托品后好转。其原因是,手术停止后反射性兴奋停止,心脏解除了迷走神经张力过度兴奋的影响,使心肌恢复正常的传导功能和收缩功能。恢复窦性心率。用阿托品诊疗也是这个道理。阿托品是抗胆碱药,能阻断胆碱受体,取消乙酰胆碱的生理效应。因此用阿托品可以治疗和预防人工流产的综合反应。
人流术中,由于子宫颈被牵拉、扩张以及负压、刮匙对宫壁的影响,从而 刺激了分布在这些区域的神经末梢。绝大部分孕妇通过神经系统的自身调节,但也有少数孕妇由于植物神经稳定性较差,迷走神经自身反射增强,使体内释放出大量的乙酰胆碱,促使冠状动脉痉挛,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排血量减少,从而出现了上述一系列的表现。
2 预防及治疗
2.1 严格掌握人工流产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2.2 术前认真做好全面检查。
2.3 消除受术者精神紧张因素,必要时口服巴比妥类制剂。术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5毫克,有预防及治疗作用。当心律减缓至60次/分以下时,可静脉注射阿托品0.5-1.0毫克。
2.4 以高度责任感、同情心同受术者谈心,交流感情,解除其思想顾虑。对精神过度紧张、焦虑型孕妇,可以给谷维素20毫克口服,以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因为副交感神经在迷走神经中占主要比例),忌用安定镇静抗焦虑,因安定有间接扩张小动脉、小静脉作用,使周围血管阻力下降,一旦使用,适得其反,可加重人工流产综合症临床征象,并致手术时出血过多。
2.5 术者注意力集中,术时操作要稳、准、轻巧、仔细,并密切观察受术者,负压不应过高,同时跟受术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一旦发生人流综合症,在迅速完成手术的同时,让受术者张口呼吸,全身放松,并肌注阿托品0.5毫克或654-2 20毫克静脉注射,无效时用异丙肾上腺素1毫克溶于5%葡萄糖溶液内静脉滴入,根据心率恢复情况,调节滴数,亦可用麻黄素30毫克肌注。
综上所述,人流手术的局部强刺激是引起循环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预防中,如何减少局部刺激,改进操作技术,动作轻巧,是预防人流综合反应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扩张宫颈不要过速、不宜暴力。吸刮时负压要适当。当大块组织吸出后,应立即减低负压,吸净后勿再反复吸刮宫壁。另外,医护人员以和蔼、温暖、体贴的语言与受术者交谈,了解其心理特点,详细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过程及麻醉药品对术后对人体的影响。术前向病人做必要的解释,介绍人工流产术是一种安全的小手术,使病人解除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使其主动配合手术。术中运用暗示、转移、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减轻受术者的心理负担。护士陪伴在病人身边,拉住病人的手,另一只手放在病人前额轻轻抚摸,主动为患者擦汗、按摩腹部,并配合按压内关、合谷穴等,嘱患者深呼吸,避免张口吸气。术后将病人移至休息室,留院观察2 h,观察出血量,交待术后注意事项、饮食、个人卫生、性生活及避孕方法。若作到以上几点,人流综合反应的发生率一定会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