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0%、91.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该疾病对患者正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甚至危及生命,故应及时就诊,治疗的同时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为了观察心理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6.0±3.0)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病程(3.5±1.0)年。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为44~73岁,平均年龄(55.8±3.5)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病程(3.2±1.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①病情观察 了解病人发生心绞痛的部位、性质、有无放射、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方式,同时记录心电图,明确冠脉供血情况。②休息 疼痛发作时,立即协助病人安静卧床休息,安慰病人,减轻紧张不安感。③硝酸甘油的护理 给予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3~5min后疼痛仍不缓解,可再服一片。对于心绞痛发作频繁或服用硝酸甘油效果差的不稳定心绞痛病人,可遵医嘱静脉点滴硝酸甘油,注意速度宜慢,以免造成低血压。④避免诱因 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屏气用力动作,情绪激动,饱餐,寒冷等常见诱因。⑤饮食 低盐、低脂、低热量、易消化、清淡食物,戒烟酒。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①支持性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地与患者沟通,心绞痛发作时会有濒死恐惧感,医护人员要保持镇静,陪伴在患者身边,关心、安慰患者,解除其想顾虑,增加安全感。②解释性心理护理 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认识疾病诱因,学会预防措施,延缓疾病进展,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③指导性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先进、简单、有效的抢救方法,讲解有关注意事项,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④经常组织一些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让患者愉快度过每一天。⑤对于入睡困难的患者,在入睡前给予放松治疗(如:听轻音乐,做深呼吸,想象放松等)。
1.3 观察项目 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参考文献[2]的标准,显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至正常心电图或达到大致正常(即正常范围心电图);有效:主要症状减轻,心电图改善达到有效标准;无效:主要症状、心电图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分别于护理前以及护理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定[3]。
1.4 统计学分析 笔者在spss13.0软件包中完成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0%、91.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与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心身疾病范畴,其病理改变主要发生在心脏,但心理因素在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4]。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同时还是一种心理疾病;因而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心理护理提高治疗效果[5]。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病情发展,尤其是在心肌梗死发病阶段,当胸痛发作产生濒死感时,又多有紧张、焦虑、抑郁和恐惧情绪,从而加重病情,所以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在疾病恢复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6]。
综上所述可见,心理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参 考 文 献
[1]竺培华,秦志红.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绝经后妇女冠心病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8):26-28.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3]方积乾,赫元涛,李彩霞,等.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03-205.
[4]otsuka t,ibuki c,suzuki t,et al.vasodilatory effect of subsequent administration of fasudil, a rhokinase inhibitor, surpasses that of nitroglycerin at the concentric coronary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j].circ j,2006,70(4):402-408.
[5]masumoto a,mohri m,shimokawa h,et al.suppression of coronary artery spasm by the rho kinase inhibitor fasudil in patients with vasospastic angina[j].circulation,2002,105(13):1545-1547.
[6]高淑珍.心理干预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5):139.
[7]陈丹凤.a型性格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11):81.
[8]任均玲.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08,29(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