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救治成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3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3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及时、有针对性地护理对出血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低血压休克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热、出血、球结膜水肿、休克、蛋白尿及急性肾功衰竭等为其特征性临床表现;典型病人的病程呈五期经过,依次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重症病人可有二期或三期重叠现象,病情发展变化快。目前本病尚无特异性病原治疗,采取综合疗法、预防性治疗。2008年1月到2010年10月我院共收治出血热病人37例,经过积极治疗和及时、有效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我们对出血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到2010年10月我院共收治出血热病人37例;男29例、女8例;年龄19-61岁,平均45岁;农民26例、城镇居民8例、野外作业人员3例;轻型2例、中型27例、重型8例;住院23-45天,平均31天;经过治疗护理,全部康复出院。
2 护理
2.1发热期
2.1.1高热病人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可给予头部冷敷或大血管处放置冰袋,但不宜行酒精擦浴,以免加重小血管损伤,物理降温的同时要注意保暖。忌用大剂量发汗退热剂,以防血容量进一步下降。
2.1.2卧床休息至多尿后期,给予热量充足(不少于900卡/日)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因恶心呕吐而难以进食者,应静脉滴注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以提供热量,补充电解质和能量消耗,对抗外渗,预防低血容量,减少肾脏损害。
2.1.3发热期病人出现头痛、眼眶痛、腰痛,称为三痛。应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和性质,给病人摆好舒适体位,以减轻疼痛。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止痛剂。避免按摩肾区疼痛部位,以免发生肾破裂出血。
2.1.4密切观察体温、脉搏、血压、脉压差、神志、尿量及末梢循环情况。一般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血压一次,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尤其在发热末期体温下降时,应特别警惕低血压休克出现。注意观察皮肤出血情况及呕吐物、排泄物的量、颜色和性质,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护理工作。
2.2低血压休克期
2.2.1病人取平卧位,切忌搬动,注意保暖,必要时给氧,供给足够热量。准备与抗休克有关的药物及器械,做好抢救准备工作。保持病房安静舒适,做好病人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密切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测血压一次,并注意病人的脉压差、神志、呼吸、心率、尿量、面色和末梢循环状况,准确记录出入量及呕吐物、排泄物的情况。
2.2.3扩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根本疗法,强调早期、快速、适量。休克早期进行扩容治疗,补液量少而扩容效果好;快速补充有效血容量可使功能性细胞外液恢复,矫正组织灌注量,维持血压;适量补液可防止加重心脏负担。
因此,应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保证早期、快速、适量输液,遵医嘱及时、准确输入液体和扩容药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并做好记录,根据血压及时调整药物滴速,勿致血压过高或过低。
2.3少尿期
2.3.1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注意尿量、尿的颜色和性质,及时留取标本送验。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量出为入,24小时补液量应按计划分配输入,预防急性肺水肿及心衰的发生。
2.3.2少尿期应给予低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b、c、k的食物,少吃钾盐丰富的食物。氮质血症消失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和含钾丰富的食物。
2.3.3少尿期的主要表现是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症,甚至使出血加重。因此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者意识状态、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和呼吸的改变,密切观察可能发生的尿毒症、高血钾、高血容量综合症、心功能衰竭、肺水肿、脑水肿、出血及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并做好相应护理。明显的氮质血症、高血钾、高血容量综合症患者,可应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透析期间按透析常规进行护理。
2.4多尿期
2.4.1仔细做好出入液量的记录和相关化验检查,尽量鼓励病人进食进水,饮食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和含钾食物,量出为入,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谨防脱水而发生继发性休克。
2.4.2防止继发感染。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多尿期病人易发生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因此需注意口腔卫生和泌尿道卫生,必要时做室内空气消毒,忌用肾毒性药物。
2.4.3指导患者逐步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劳累。切勿麻痹大意,防止意外发生。
2.5恢复期 经多尿期后患者尿量逐渐恢复至每日2000毫升左右,肾脏浓缩功能好转,精神、食欲基本恢复,但少数患者可遗留高血压、肾功能障碍、心急劳损和垂体功能减退等症状,因此应嘱患者注意休息,一般1-3个月,补充营养,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运动。定期复查营养状况、血压、肾浓缩功能等,并采取相应措施。
2.6健康教育 积极推广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野外作业人员要注意保护皮肤、防止损伤,避免接触螨、鼠及其排泄物,积极开展防鼠灭鼠及防螨灭螨工作。
3 小结
肾综合征出血热起病急、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临床治疗护理要求较高。需要医护密切配合,熟练掌握病程各期特点,勤巡视、勤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促进病人康复。
参 考 文 献
[1]李梦东,王宇明.实用传染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