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汉西 唐健霞 蔡顺福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腮腺混合瘤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方法 对46例腮腺混合瘤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观察其面瘫、涎瘘、frey综合征、肿瘤复发及术后面形。 结果 区域性腮腺切除组中,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3例,涎瘘2例, frey综合征1例,肿瘤复发1例,面部凹陷畸形轻,疤痕短;经典术式组中,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4例,涎瘘1例,frey综合征2例,肿瘤复发1例,面部凹陷畸形重,疤痕长。结论 腮腺混合瘤区域性切除术较经典术式更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腮腺 混合瘤 手术治疗
混合瘤又名多形性腺瘤,是唾液腺肿瘤中最常见者,约占腮腺肿瘤的60~70%,其治疗为手术切除,不能作单纯肿瘤摘除,即剜除术,而应作肿瘤包膜外正常组织处切除。目前腮腺混合瘤主要有两种手术方式:经典的术式,即解剖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及腺体浅叶或全叶切除术;区域性腮腺切除术,即肿瘤及部分腮腺切除术。我科自2000年1月到2009年3月共收治腮腺混合瘤患者46例,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术式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分析,以期进一步总结临床经验,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腮腺混合瘤患者46例,其中区域性腮腺切除术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7天~10年,平均1.5年;经典术式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19~ 77岁,平均41岁,病程1个月~9年,平均1.7年。
1.2 诊断检查 所有病例术前均无面神经损害症状。其中32例患者行ct检查,其余病例因受经济条件等限制,行b超检查,清楚了解腮腺肿瘤大小及其周围解剖组织关系。所有病例术中经冰冻活检,术后作病理检查,确诊为腮腺混合瘤。
1.3 手术方法 手术在全麻或局麻下进行。区域性腮腺切除组,切口长度视肿瘤位置及体积大小而随即变化,以暴露术区即可。(1)肿瘤位于耳屏前区者,切口位于耳屏前;(2)肿瘤位于耳垂下者,切口从耳垂向下致下颌角;(3)肿瘤位于下颌角者,切口起于耳垂,向下绕过下颌角适当向前即可。翻瓣后直接暴露腮腺组织及手术区,并选择需游离的面神经分支,如肿瘤位于耳屏前区腮腺导管水平以下,下颌骨下缘水平以上,手术时需解剖面神经颊支及下颌缘支;如位于耳屏前腮腺导管水平以上区域,则需解剖颧支和颞支,术中均采用由主干方向向外周行钝锐分离相结合,距肿瘤边缘0.5cm~1cm处,将肿瘤与部分腺体一并切除;经典术式组, 手术切口为常规耳周“s”型,切口长度以能翻瓣暴露腮腺浅叶为准,在解剖保护面神经的前提下进行瘤体及腮腺浅叶或腮腺全切术。
所有病例术毕均放置胶片引流条1根,术后给予腮腺区加压包扎。
2 结果
46例患者经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均临床痊愈出院,随访观察1~7年。区域性腮腺切除组中,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3例, 1个月后均自行恢复,术后涎瘘2例,经加压包扎后治愈,frey综合征1例,肿瘤复发1例,面部凹陷畸形轻,疤痕短;经典术式组中,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4例,3个月内均自行恢复,术后涎瘘1例,经加压包扎后治愈,frey综合征2例,肿瘤复发1例,面部凹陷畸形重,疤痕长。2例复发患者均做了第二次手术,随访2年未复发,面瘫者均给予维生素b1和b12治疗,同时行理疗以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3 讨论
腮腺混合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粘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可发生于新生儿到老年的任何年龄,但多见于40-60岁,高发病年龄为31-50岁。研究认为,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保留了腮腺导管,由于腮腺组织再生能力强,有利于残余腺体的组织再生,使残余腮腺术后仍能行使功能,而且可减少面部术后凹陷畸形的发生。而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不需要完全暴露面神经各分支,使暂时性面瘫的发生大大减少。本组病例中3例患者出现暂时性面瘫,为术中夹伤,牵拉伤面神经分支所致。区域性腮腺混合瘤切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创伤面积,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加快了术后愈合时间,术后瘢痕亦小
腮腺混合瘤是临界瘤,包膜有时不完整,是复发的重要原因。陆蔚人等研究证实肿瘤细胞极少在包膜外浸润,在肿瘤外1cm腺叶切除可以提供足够的安全边缘,不致以引起复发。笔者认为,手术不损伤到包膜和肿瘤实体,以免影响手术彻底性和引起肿瘤细胞的播散,手术切除肿瘤外0.5-1.0cm腮腺组织,应该十分安全的。腮腺混合瘤区域性切除术克服了传统腮腺手术的缺陷,是一种比较理想、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9.
[2]刘华,李龙江,温玉明等.涎腺肿瘤345例临床病例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20(4):475-477.
[3]俞光岩,马大权.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在沃辛瘤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6,31(6):372-374.
[4]陆蔚人,平金良.腮腺多形性腺瘤包膜情况与临床关系[j].口腔医学, 1999,19(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