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良好的疗效已给在外科临床应用中得到证实。该技术为1992年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huann首创[1],1994年后由裘华德[2]率先在国内进行应用,推广及介绍。近年来我院对12例皮肤撕脱伤、开放性骨折、挤压伤等所致的软组织缺损患者急诊应用vsd技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16~51岁,致伤原因车祸伤9例,机器绞扎伤2例,挤压伤1例,其中合并骨折9例。病种:皮肤撕脱伤10例,肢体缺损性离断伤2例。皮肤缺损范围最大20cm×15cm,最小面积8cm×5cm。
1.2 使用方法 (1)彻底清创,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及异物,确切止血,合并骨折者对骨折进行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2)根据创面大小和形态修剪合适的vsd材料。创面大者需用多块vsd材料进行封闭。(3)充填和封闭创面。确保材料与创面充分接触,不留死腔。丝线固定vsd材料于创面上。(4)生理盐水将创面周围皮肤擦拭干净,干纱布抹去残液,保证创周皮肤干燥。取出透明薄膜,平整地将薄膜粘贴,封闭vsd材料,密封完后检查密封可靠性,是否有漏气。(5)送入病房后,将引流管接通负压,一般维持在-125mmhg~450mmhg的负压条件下,根据创面渗液情况,选择并调节合适的负压值。
1.3 术后观察与护理 (1)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是引流及治疗成功的关键,也是护理的重点内容。要确保引流管通畅,每日可生理盐水100ml加0.375u肝素钠配成的冲洗液间断冲洗。(2)密观vsd材料是否膨起,若膨起则说明创面积液,引流管堵塞,引流管接头处漏气,负压源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处理。(3)大多数创面在5~7天后,可启视创面,如无感染,肉芽组织新鲜,分泌物少,可行植皮手术。
2 结果
经vsd治疗的9例,启视创面后,创面缩小,肉芽组织新鲜。2例予撕脱皮肤回植者。回植皮肤基本存活。1例因损伤重,污染重,分泌物粘稠堵管,7d后再次清创,更换vsd材料,14d后发现创面肉芽组织新鲜,骨外露面积缩小,行转小皮瓣修复。
3 讨论
3.1 创伤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其损伤重,导残率高。特别在机动车祸中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软组织的修复问题最为棘手,若通过一期植皮或转移皮瓣的方法消灭创面,感染率高,植皮及皮瓣坏死率亦高。以传统方法多次换药后二期修复,其周期长,病人痛苦,医疗费用高,效果不显。我院通过上述12例患者通过使用vsd治疗后,创面愈合快,感染率低,2例经撕脱皮肤原位回植后基本存活,9例患者5-7d后经二期修复手术,术后创面愈合。vsd技术是一种确切有效的引流技术,此技术仍然要能彻底清创,确切止血,稳定骨折固定为基础。
3.2 vsd优点 负压封闭式引流用于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和控制创面感染取得的临床效果,是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3-4]。经vsd治疗的创面,通过持续负压作用,及时清除创面的渗液及坏死组织。实现创面渗出液“零积聚”。负压能够降低毛细血管后负荷,增加局部血流量,加速肉芽组织的生长并增加局部组织的抗感染能力[5-6],密封创面阻止外部细菌侵入,保证了创面免遭二次污染,将开放创面变为闭合创面。vsd通过紧贴创面,还有利于消灭死腔,可以说vsd技术的应用使原来需要进行大面积皮瓣移植的手术现在只需要进行一个较小皮瓣或植皮即可解决问题。因为大量的观察证明了vsd技术使肉芽组织迅速增生,甚至很快爬到裸露的骨和肌腱表面和间隙间。此效果是传统换药难以达到的。vsd治疗后护理方便,通过透明膜观察伤口。患者免除了频繁换药之苦。医务人员免除频繁换药之劳。同时减少抗生素用量,降低了医疗成本。
3.3 使用体会(1)vsd应用时,要能彻底清创,确切止血,稳定的骨折固定为基础。严密封闭是关键。同时维持负压状态极为重要。同时还要根据引流物的情况调节负压大小,对挤压伤所致在注意负压不宜过多。切勿vsd环形包绕患肢以增加筋膜间室内压。(2)创面观察:如vsd材料陷痹表示有效,如膨起表明创面积液,负压失效,定期检查各个引流管接口,负压源。临床引起堵塞原因常有:引流物粘稠,负压不够,接口漏气,引流管受压等。出现堵塞要及时重置引流管。重新严密封闭。必要时更换vsd材料。(3)对于骨外露者,可行外露骨钻孔处理后肉芽组织生长迅速,创面缩小。最后行小皮瓣加游离植皮方法闭合创面。(4)对于大面积皮肤撕裂者,可将撕烂皮瓣修剪成中厚皮片原位回植,我院其中3例患者经原位回植撕脱皮肤后均基本存活。
参 考 文 献
[1]fleischmann w,streckew,bombeli m,et al.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unfallchirurg.1993,96:488-492.
[2]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82.
[3]罗怀灿,王洪,杜靖远等.封闭式负压吸取技术在外伤性感染的四肢创伤治疗中应用.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6,25:461-463.
[4]黄雄飞,杜靖远,罗怀灿等.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中华创伤杂志.1998,14:183.
[5]argenta lc,morykwas mj.vacuum-as-sisted closure:a new method for wound control and treatment:clinical experience.ann plast surg,1997,38(6):563-577.
[6]mendonca da,papini r,price pe.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a snapshot of the evidence.int wound j,2006,3(4):26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