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联合蒙脱石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56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止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咪替丁及蒙脱石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91.6%)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西咪替丁联合蒙脱石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是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健词】新生儿 上消化道出血 西咪替丁 蒙脱石
我院对2005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56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给予西咪替丁联合蒙脱石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将上述时期我院收治的56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6例,男22例,女14例;日龄1~3d 26例,>3~6d 6例,>6d 4例;足月儿25例,早产儿6例,过期产儿5例。基础疾病:新生儿窒息1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9例,吸入性肺炎7例,败血症4例。除原发病表现外,伴呕吐咖啡样物或柏油样便28例,腹胀10例,面色苍白12例。36例均从胃管内抽出暗红色液体,隐血(+)。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日龄1~3d 16例,>3~6d 3例,>6d 1例;足月儿16例,早产儿3例,过期产儿1例。基础疾病:新生儿窒息9例,缺氧缺血性脑病7例,颅内出血1例,吸入性肺炎2例,新生儿败血症1例。2组性别、日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依据 在原发病基础上,经胃管抽出鲜红色或咖啡色液体,大便隐血阳性或柏油样便者,排除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外科疾病、新生儿咽下综合征、药物影响及全身出血性疾病。符合上述标准者可确诊为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1]。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积极治疗原发病、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支持疗法并静滴维生素k15~10mg,连用3~5d,重症者给予输血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西咪替丁10~15mg/(kg·d)分2次静滴,持续治疗5~7d。然后再经胃管注入1g蒙脱石散剂(用5~10ml0.9%氯化钠溶液混匀),胃内保留,12h1次。
1.4疗效评定标准[2] 出血停止标准:(1)胃管引流无血性或咖啡样液体;(2)黑便消失或粪便转黄;(3)大便隐血实验阴性。观察到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判断出血停止。有效:用药48h内止血,无持续出血现象;无效:用药48h出血量或次数虽有减少但仍出血者。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0.0,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36例,有效33例,无效3例,有效率91.6%;对照组2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有效率75%。2组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生理因素和许多重症疾病的并发症,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是保证新生儿成活的关键。新生儿生后第一天的胃酸度很高,胃酸分泌亢进可持续到生后10d,尤以头2~4d为甚。此时母体的促胃液素刺激及分娩过程中的应激状态均易致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通常在新生儿早期发病[3],本组病例均在生后10天内,与申邵夫报道一致。如合并重度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及严重感染性疾病时,均可导致消化道黏膜出血水肿,甚至发生应激性溃疡。这是由于在严重创伤、缺氧、败血症、休克等应激状态时,机体发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的代偿反应,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使胃肠血管平滑肌收缩,胃黏膜血流量减少,最终造成黏膜糜烂、渗血、出血等病理改变。本组发病的新生儿以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率最高,说明除缺氧缺血因素之外,颅内压增高是主要诱因之一,颅内压增高通过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皮质兴奋或直接刺激迷走神经核,从而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促使胃黏膜发生病变[4]。
新生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尤其在应激状态易并发脏器功能损害,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治疗应早期用抑酸剂,以达到抑酸止血的目的。
西咪替丁是h2受体拮抗剂,可直接抑制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分泌,间接抑制胃泌素及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胃酸生成,减轻氢离子逆向扩散及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破坏,保护了胃黏膜,减少和控制了出血的发生。同时具有组织胺及免疫增强作用,减轻胃黏膜的水肿,增强胃黏膜对胃酸的抗侵袭力,有利于胃黏膜再生及创面修复,提高胃内ph值,达到止血的目的。
蒙脱石为双四面氧化硅单八面体氧化铝组成的多层结构,其粉末粒度可达1~3μm,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加强消化道黏膜屏障作用,阻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消化道黏膜的损伤,帮助消化道上皮组织再生、修复以及固定吸附,使消化道炎症消退,使消化道溃疡加快愈合,并能使低浓度的ⅶ、ⅷ、ⅻ凝血因子激活,加强消化道出血的局部止血作用[5]。动物实验表明,蒙脱石能起到使动物受伤部位出凝血时间缩短,微血管口径收缩及该部位的血流速度减慢等作用。电镜及光镜观察到喷药局部附着无定形的药物、红细胞、血小板混合血块,证明该药对局部有很好的止血作用。
二者联用起到局部止血的协同作用,并能起到促进黏膜修复、再生上皮组织,从而彻底止血。本文结果表明,治疗组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西咪替丁和蒙脱石与新型止血药物相比,价格低廉,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因而可作为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王建亮,王霞.甲氰咪胍预防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06,28(11):1075.
[2]陈永雪.立止血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国基层医药,2006,13(3):528.
[3]申邵夫,吴位平,曹真.西咪替丁联合蒙脱石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26例[j].中华全科医学,2008,6(7):772.
[4]欧阳火桂,卢柏春.西咪替丁辅助干预危重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血栓与止血学,2002,12(4):156-157
[5]胡亚美,张金哲,江载芳,主编.儿科药物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