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浮想联翩,授课的五个台阶,精品课程
我们曾对一个43人的统招医学本科班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药理学网络授课的自动点击仅3人,且都未坚持收看到结束。又对一个59人的成教医学本科班调查,由于上课出勤要求不严,非但自动上网点击授课者仅1人,而且到教室上课的学生也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学生们比较一致地认为,药理学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体内过程”四步曲,枯燥无味,他们认为将来到临床应用时再查看药物说明书即可。本文对精品课程的5个台阶概述如下,以期与同行商榷。
1 精品课程的第1个台阶
无思想灵魂的讲课就如千篇一律的和尚念经,如嚼白蜡,不可能给人带来思想智慧,是没有生命力的。如果在授课时,我们赋予所授内容思想灵魂,赋予生命,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课堂上,激起学生浮想联翩,学生自然会主动地倾听和上网点击,这是精品课程的第1个台阶。例如,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许多教科书或文献几乎都用“非常广泛而复杂”[1]叙述,学生感到没有主题思想,不知所然。其实人们早就发现当烧伤、创伤、失血、缺氧或是寒冷、过热、惊恐、忧伤等时,体内的糖皮质激素就由肾上腺皮质组织细胞大量分泌[2],帮助机体度过危险期。如汶川大地震,有人双腿被压断后组织坏死数天,又在缺食、缺水的情况下,正是由于体内的糖皮质激素大量地分泌才能帮助机体度过危重期。可以想象,如果在授课的绪论时就赋予糖皮质激素一个活生生的“思想灵魂”——即糖皮质激素存在的生物学意义(主要生理功能),可能是“提高机体的应激[3,4]功能?!” 激——就是刺激[5]。刺激的生理学的定义是:体内外环境的改变,从而造成对机体的影响,那么,学生就会产生新鲜感,而不会枯燥乏味。
2 精品课程的第2个台阶
授课的方式种种,其中不乏照本宣科式的叙述,漠视听课者的思想感受,这样的授课就如同学们所说,还不如自己看书。另一种方式是对所授内容激起听课者浮想联翩,从而激起学生与授课者一道去探索,一步步地破译所要讲授的内容。这种讲授方式不但可给学生带来激动、喜悦和兴趣,而且也可使所学到的知识深烙在学生的记忆中,这应该是精品课程的第2个台阶。其实如今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无一不是科学的先行者们在浮想联翩的驱使下,探索而获得的,这原本就是科学知识获得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激起浮想联翩的学习方法,并不是我们为了迎合学生的猎奇心理而刻意设下的谜局,而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再次原汁原味地分享科学揭秘的激动和喜悦。例如,在激起探秘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意义的思想支配下,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浮想联翩地去探索糖皮质激素那“非常广泛而复杂的作用”与提高应激功能的关系。探索思维会发现,糖皮质激素一方面通过抗炎作用(消炎作用)、抗免疫作用等,消除刺激——即消除(减轻)内环境[3]的改变。另一方面,糖皮质激素又通过升高血浆中的“三大营养物质”(糖、氨基酸、脂),使机体即使在发生了改变的恶劣环境下,也能提高的适应能力。
3 精品课程的第3个台阶
无论是自己探索获得,还是前人给予的学说——知识,不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把它当作宗教信条全盘盲目接受,以致有些“权威”的某些可笑的错误还代代相传。科学、理性的学习方法应是用批判思维去审视和过滤,并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辨析、消化吸收,最后才同化成自身储库里的知识。浮想联翩是批判思维的催化剂,它会激起读者无限质疑的遐想,进而对先前知识作反与正的科学逻辑论证,从而使先前的知识更趋客观真理,这是精品课程的第3个台阶。例一,如糖皮质激素长期大剂量使用,其抗炎作用的后果是延迟了创口的愈合;例二,其抗免疫作用的后果是减弱了机体杀灭体内病原体作用。批判思维提醒,这些作用似与提高机体的应激功能相违背?
4 精品课程的第4个台阶
一部精品课程,其所授的知识如还仅停留在“非常广泛而复杂”的层面上,那么它还不能算是一部精品,只能算是一堆可能含多种杂质的金矿石。一部精品课程还需要经过广泛过滤和筛选,不能遗漏掉一点客观作用(效应);但也不能把似是而非的或重复的“知识”堆砌在一起,须提炼成知识的“纯金”,即所谓读书应“从厚读到薄”的档次,这样不但便于记忆,更便于在实践中应用,这应该是精品课程的第4个台阶。浮想联翩能够理想地展开广泛的过滤和充分的筛选,浮想联翩又能够艺术般地提炼,巧妙地结晶。例如把糖皮质激素那非常广泛而复杂的作用,艺术般地提炼成“五抗五提高” 等主要作用。“五抗”即抗炎作用、抗免疫作用、抗内毒素作用、抗休克作用、抗发热作用(退热作用),主要在于抗刺激;“五提高”即升高血“三大营养物质”、升高血红蛋白及凝血因子、提高心血管的正常机能、提高胃酸胃蛋白酶(可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主要在于更好地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从而“五抗与五提高”协同提高机体的应激功能[6-8]。
5 精品课程的第5个台阶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标是在实践中的活用和再向前创新,使知识在实践中活用和创新,这也应当是精品课程的第5个台阶,浮想联翩是使这些知识活用和创新的智慧源泉。糖皮质激素作用如此广泛而复杂,因而临床上应用也非常广泛,但这也是把双刃剑,当用其一种生物效应(作用)于防治疾病时,则其它作用也如影相随,成了副/毒作用。不过通过浮想联翩的论证,我们已经把握了糖皮质激素的主题思想灵魂——生物学意义:仅内科病症中,就有几十种危重病症都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抢救[9,10]。即所谓浮想联翩先是“书从厚读到薄”(前述的一台阶、二台阶、三台阶、到四台阶的结晶),而后浮想联翩更是活用和创新的智慧源泉,这样“书”——知识就又“从薄用到厚”!
【参考文献】
1 李晓辉.糖皮质激素.见:杨宝峰.药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8.
2 肖献忠.病理生理学.见:金惠铭,王建枝.应激[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7.
3 王庭槐.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4 王余山.透明质酸钠与糖皮质激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9):138,141.
5 强克萍,张洁.肝移植手术患者凝血、抗凝血及早期排斥反应辅助指标的动态监测[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0(3):386387.
6 sauerland s,maegele m.a crash landing in severe head injury.lancet,2004,364:1291.
7 何相宜,陈维雄.炎症性肠疾病的药物治疗及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 27(3):194197.
8 张建宁.颅脑创伤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11):649650.
9 李晓辉.药理学.见:杨宝峰.糖皮质激素[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1.
10 车晋伟,胡森.糖皮质激素用于持续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8):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