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上颌窦穿刺技巧与护理。方法:对1 264例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患者采用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并进行手术前、后护理。结果:1 264例患者顺利完成穿刺治疗,无并发症发生,均无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熟练掌握上颌窦穿刺技术和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是上颌窦穿刺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上颌窦;穿刺术;冲洗法;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the maxillary sinus puncture and nursing skills. methods: 1 264 cases of chronic purulent maxillary sinusitis were treated with maxillary sinus puncture and washing operation plus careful preoperative nursing. results: the operations were all conducted smoothly without any complications or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good command of puncture skills and careful 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success of maxillary sinus puncture
[key words] maxillary sinus; puncture; nursing
上颌窦穿刺术是局部治疗上颌窦炎症常用治疗方法之一,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价值,从1994年5月以来,对1 264例上颌窦患者实施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和术前、术后的护理,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临床症状及鼻窦内窥镜及ct(x光片)检查确诊为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其中男性712例,女性552例,年龄7~76岁,平均年龄41.5岁。病程最短 3个月,最长10年不等。经过2~4次穿刺冲洗治疗症状明显减轻974例 ,症状严重,经冲洗无效290例,给予手术治疗。
1.2 上颌窦穿刺方法与技巧
1.2.1 表面麻醉 上颌窦穿刺冲洗术患者取坐位,用1%麻黄素棉片收缩鼻腔黏膜,再用1%地卡因棉片放入下鼻道,距下鼻甲前端1.0~1.5 cm处,行黏膜表面麻醉10~15 min。必要时给予2次麻醉。
1.2.2 进针部位和方向 穿刺时在前鼻镜窥视下,穿刺针针尖最好置于下鼻甲前1.0~1.5 cm 的下鼻甲附着处的鼻腔外侧壁,该处骨质最薄,易于穿透[1],避免损伤血管神经。针尖斜面朝向鼻中隔,一手固定患者头部,一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针,掌心顶住针的尾端,稍加用力钻动即可穿过骨壁进入窦内,此时有“ 落空”感觉。操作时术者最好使用同侧手穿刺,即左手穿刺左侧上颌窦,右手穿刺右侧上颌窦,这样便于掌握进针方向,防止由于穿刺针与下鼻道夹角变化,角度过大,易穿透上颌窦前壁,致面部皮下出血、肿胀;角度过小,穿刺针太向上,用力过猛,穿透上颌窦上壁进入眶内,既增加了进针难度,给患者增加痛苦,也可能会发生并发症。操作中特别注意进针部位和方向正确,用力适中,一旦有“ 落空”感即停;穿刺中针尖勿在黏膜下滑动,以免损伤鼻黏膜或划伤下鼻甲而致鼻出血;在穿刺过程中注意无菌技术操作,疑有污染,立即更换[2]。
1.2.3 冲洗 拔出针芯,将注射器或橡皮管连于接头,患者取头低位并偏向健侧,张口徐徐呼吸,手托弯盘。先回抽检查有无空气或脓液,再注入0.9%生理盐水,若有脓液自鼻腔流出,可反复冲洗,若遇儿童患者,嘱患儿用口吸气,用鼻呼气,低头并向另一侧倾斜,这样可使上颌窦窦口处于较低位置,既便于冲洗出脓液,又不会使盐水流入咽部。如此连续冲洗,直至脓液消失冲洗至清水为止,窦内遵医嘱注入抗炎药物如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或置入硅胶导管,以便连续冲洗,注药时,患者头向同侧倾斜,以防止药液在放入针芯前流出。冲洗完毕,按逆进针方向退出穿刺针[2]。在下鼻道放入消毒棉球压迫穿刺处以止血。窦内抽出的脓液可作细菌及病理学检查并记录脓液性质、脓量及冲洗结果。
1.2.4 操作注意事项 (1)熟悉鼻腔解剖,表面黏膜麻醉要充分,减轻患者的疼痛。(2)熟练掌握上颌窦穿刺的技术要点,操作要轻柔,准确,切忌粗暴,尽量做到一次成功。①注意有无的卡因过敏反应。②穿刺部位和方向正确,防止穿入面颊软组织或眼眶内。冲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眼球和面颊部,如患者诉述有眶内胀痛或眼球有被挤压感时停止冲洗;由于儿童的上颌窦发育不完善,年龄越小相对上颌窦位置越高、越深。因此,穿刺时进针方向与成人略有不同,7~12 岁患儿进针方向应向同侧外眦[2]。在未确定已穿入窦内之前,不要随意灌水冲洗。切忌注入空气,预防发生气栓。注入生理盐水时,如遇阻力,则说明针尖可能不在窦内,或在窦壁黏膜中,此时应调整针尖位置和深度,再试冲。③冲洗过程中,注意观察洗出液性质、量及有无恶臭,并做好记录。穿刺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询问患者有无头晕、头痛、胸闷、恶心、心悸等[2]。发现上述现象应即刻停止冲洗,拔出穿刺针,让患者平卧,给予相应处理,同时手指压人中穴,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1.3 护理
1.3.1 穿刺术前的护理 术前应了解的患者身体状况,严格掌握穿刺指征,如血液病、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急性传染病,急性上颌窦炎,未经正规抗炎治疗,老幼体弱者或处于空腹、经期状态的患者要谨慎穿刺。另外还应检查鼻腔有无阻塞性病变,如鼻息肉等,若有应劝其及时清除诱因,以便提高疗效。
1.3.2 心理护理 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也是上颌窦穿刺治疗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之一[3,4]。因上颌窦所处解剖位置特殊,穿刺冲洗时体位都处于端坐位。面对操作者,穿刺器械一目了然。所以,患者易出现恐惧心理,情绪紧张,担心术中疼痛,甚至出现昏针现象。因此,对待患者应和蔼可亲,说明穿刺对于治疗与诊断的重要性和安全性,告知上颌窦穿刺是在表面麻醉下进行,无痛苦,使其消除恐惧感。对于儿童可用激励的语言鼓励患儿,教会其心理放松的技巧,如做深呼吸等,尽可能做到身心放松[5,6],争取主动配合,完成穿刺冲洗治疗。
1.3.3 穿刺术后护理 (1)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情况。观察患者30 min鼻腔无出血、渗血后方可离开,切勿用力擤鼻以免引起鼻腔出血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 嘱患者下鼻道棉球2 h后才可取出。2 d内勿用力擤鼻、挖鼻,不游泳,不参加剧烈运动。鼻腔分泌物中带少许血丝属正常现象,如果鼻腔出现较多鲜血,应立即到就近医院行止血处理[2]。(2)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将慢性上颌窦炎的相关知识及上颌窦穿刺冲洗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给患者进行详细讲解,让其对所患的疾病及治疗方法有初步了解,消除紧张情绪及恐惧心理。
2 结果
1 2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穿刺治疗,未出现不良反应,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一般有明显局部疼痛或头痛。化脓性上颌窦炎是上颌窦黏膜的化脓性炎症,重症者可累及骨质,造成周围组织及邻近器官的病理改变。在上颌因窦腔较大,窦底较低,而窦口较高,易于积脓,且居于各鼻窦下方,易被他处炎症所感染,故上颌窦炎的发病率最高。 慢性上颌窦炎的治疗除一般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外,还可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术。长期经药物和冲洗治疗无好者需行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各类微创设备都开始应用于医疗的各个领域,如鼻内窥镜的应用,也为广大鼻病患者带来了健康的福音。但由于基层医院受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所限,使用鼻内窥镜手术的费用较高。所以,一些患者还是采用保守治疗,认为传统的上颌窦穿刺冲洗治疗是一种较实用有效的方法。上颌窦穿刺术是耳鼻喉科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虽然操作较简单,但技术性强,稍有不慎,就可引起各种并发症。上颌窦穿刺术是否顺利,除了受患者自身解剖学特点和病理、病程因素影响外,主要还受操作技术、心理因素的影响。故要求耳鼻喉专科护士操作要灵巧、精细、准确、轻柔、耐心[7]。我科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探索,熟练掌握上颌窦穿刺技巧和注重术前、术后的护理,以上病例穿刺均成功,无出现不良反应。促进了患者康复,达到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田勇泉.耳鼻咽喉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677.
2 李年琼.儿童上颌窦穿刺技巧[j].当代护士,2006,5(1):5859.
3 荣卫平.上颌窦穿刺中的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6):565.
4 姜燕.心理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0(1):128129.
5 何玉梅.上颌窦穿刺冲洗术中预防晕针的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06,21( 2):3435.
6 袁夕凤.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穿刺时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1):89.
7 姜泗长,阎承先.现代耳鼻喉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