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总结了48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包括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及记录,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
【关键词】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曲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或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 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是常见的临床急症。临床表现以呕血和(或)黑便为主,常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严重者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应尽快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制止出血。虽然近年诊断及治疗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在高龄、有严重并发症病人中死亡率仍非常高,应予高度重视。及早识别出血征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迅速准确的抢救治疗和细致护理,是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环节。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由于机体系统发生“生理性老化”多系统多器官病变并存,一旦受到疾病的侵袭则临床表现和病情较为复杂。现将我院自2008年至2009年收治的48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48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在60~69岁,平均68.9岁。溃疡病19例,肿瘤7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9例,十二指肠息肉2例,急性粘膜病变1例,老年动脉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l0例。
2.护理体会
2.1休息与体位护理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必要时用负压吸引器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2.2活动护理 轻症的老年病人可起身稍事活动,可入厕排尿排便。有活动性出血时,老年病人常因入厕排便时或便后起立时晕厥,应嘱老年病人避免突然坐起或站立;出现头晕、心悸、出汗时立即卧床休息并告知护士;必要时由护士陪同入厕或暂时改为在床上排泄。重症老年病人应多巡视,并用床挡加以保护。
2.3心理护理 异常心理状态与年龄有着直接关系,年龄越大发生异常心理状态的越多越重。上消化道出血后病人易出现烦躁不安,恐惧及危机感。多不肯配合治疗。因此护士应主动与病人交谈,帮助其整理用物,亲切、自然地介绍病房环境。交谈时应使用美好的语言,说话声音要适度。回答询问要耐心。尽快消除其紧张心理,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温暖,使其配合治疗。
2.4饮食护理 老年人因消化功能减退,消化系统酶的分泌及肠道吸收功能下降,更应重视饮食护理。要控制饮食的量和温度,禁食24~72小时,待出血停止后逐渐给予流质饮食,少食多餐。进食后注意观察有无腹部不适、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等症础h缬杏笆钡髡车牧俊?2.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准确记录,在观察体征的同时还要询问病人的主观症状。由于老年人的痛苦主诉少,反应较迟钝,护士应主动与病人接触。测血压、脉搏15~30分钟1次。观察其神志、面色、口唇、指甲、结膜是否苍白或发绀。
是否有烦躁、恍惚、嗜睡等。观察其动作、语言有无异常、有无头晕、恶心、心慌等。观察呕吐物、粪便的颜色、性状及尿量,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以利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同时应加强药物监护,由于老年人对药物耐受性差,易产生蓄积中毒,所以用药期间要细心观察。
2.6用药护理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师迅速、准确地实施输血、输液、各种止血治疗及用药等抢救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积极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可先用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输液开始宜快,以尽快恢复和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必要时测定中心静脉压作为调整输液量和速度的依据;治疗中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多、过快而引起急性肺水肿,对老年人和心肺功能不全者尤应注意。垂体后叶素可引起腹痛、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故滴注速度宜缓慢,并严密观察有无胸部不适、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肝病患者禁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
2.7预防感染护理 老年人由于失血,大量蛋白丢失,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褥疮、口腔炎及肺部感染等,因感染后易导致再次出血,加重病情,应做好皮肤护理,用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被服随时更换,每2h翻身1次,注意保暖、防止着凉,同时加强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每天1次,呕血后及时清除口腔残留血迹,以免血腥味刺激,引起呕吐反射而再度出血。本组病例经预防感染护理无并发症发生。
2.8康复期的保健指导 首先在营养方面待病情稳定后给予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以中性偏碱性半流质饮食为主。其次还应注意早期锻炼,老年人早期下床活动尤为重要。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衰退的肌力得到恢复,还可避免老年人多发性栓塞形成的危险。出血停止病情稳定后在鼓励病人下床活动的同时,严防直立性低血压晕厥等意外的发生。
2.9出院指导 指导病人定期复查,坚持正规治疗,保持精神愉快,生活要有规律。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严密观察并准确记录出血量,出血的性质、颜色、气味。老年患者常因痛苦而主诉少,病情不清楚,反应较为迟钝,不能敏锐而准确地感知自身痛苦。加上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现休克、昏迷症状较早等特点,因此根据患者呕血、便血量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准确估计及详细记录出血量,出血的性质、颜色、气味等显得更为重要,它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项重要依据。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腹痛程度轻,无规律,反应迟钝有关,若同时并存其他疾病,在护理上更应高度重视。护理工作是临床观察的前哨,要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协助医生诊治,通过细致、认真的护理工作使之得到及时的处理,对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有很大的帮助。
参 考 文 献
[1]王世鑫.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j].中国临床医生,1999,27(9):23.
[2]孙宝华,徐晓丽,王新红,等.浅淡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3,23(6):80.
[3]席焕久.新编老年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31.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542-1546.
[4]张澍田,王拥军.消化道出血的诊治[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08,28(3):161-164.
[5]鲁才章.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腹部外科,1993,2:62.
[6]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542-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