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力求寻求更好的治疗婴幼儿面颈部烫伤合并上呼吸道烫伤的方法。方法:口周及面颈部伴有不同程度烫伤,患儿入院后在基础麻醉下,静脉氯胺酮2 mg/kg,行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套管大小为3.5~4.5 mm,撤管时间5~8 d,平均6.5 d。撤管指征:面、颈部水肿消退;肺部无感染;气道内分泌物明显减少,且患儿能自行咳出。结果:6例患儿均治愈,未出现严重肺部感染及消化道不适等症状。结论:对于婴幼儿面部烫伤合并上呼吸道烫伤的问题,首先要提高家长的重视,另外,烫伤患者应该及时清水冲洗,运送途中,要注意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要让患儿平卧,不能直立,呼吸道损伤是否有高热,其补液量应选择适当。
关键词:婴幼儿烫伤;上呼吸道烫伤;气管切开
小儿面颈部烫伤合并上呼吸道烫伤,较少见,但因发病急,一直是烧伤救治中的难点,由于小儿患者自身特点,如病情变化快,免疫力低下,表达能力差,不能配合治疗等,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需医务人员仔细观察病情,综合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救治率,现将武警山西总队医院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例面颈部烫伤合并上呼吸道烫伤婴幼儿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7年1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烫伤合并上呼吸道烫伤患儿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9个月~2岁。烫伤面积:10%~30% tbsa(体表面积)。
1.2 治疗方法
1.2.1 抗休克、补液治疗:患儿补液量均按胶晶体量为每1%烧伤面积1.5~2 ml/kg计算,使尿量保持在1.0~2 ml/(kg·h)。
1.2.2 口腔检查:入院后常规检查口腔,或气管切开前静脉麻醉插管时喉镜检查,可见:舌、咽壁散在大小不等水疱,软腭、悬雍垂、咽腔水肿,会厌水肿。
1.2.3 气管切开:6例患儿口周及面颈部伴有不同程度烫伤,患儿入院后在基础麻醉下,静脉氯胺酮2 mg/kg,行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套管大小为3.5~4.5 mm,撤管时间5~8 d,平均6.5 d。撤管指征:面、颈部水肿消退;肺部无感染;气道内分泌物明显减少,且患儿能自行咳出。
1.2.4 抗感染治疗[1]:入院后常规给予青霉素或二代头孢类抗生素5 d左右,如有肺部感染或创面严重感染,根据感染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1.2.5 气管切开护理[2]:雾化吸入及湿化气道:患儿均吸入雾化液(0.9%氯化钠100 ml加地塞米松5 mg加糜蛋白酶4 ml加氨溴索注射液4 ml),1次/(4~6 h)。
1.2.6 吸氧:鼻导管置气管套管内低流量(1~2 ml/min)持续给氧。
1.2.7 留置胃管:由于患儿口腔内烫伤,因疼痛不愿进食,入院后常规留置小儿胃管,每小时鼻饲注入水和牛奶40~60 ml,8 d左右,根据口腔黏膜恢复情况,决定是否拔除胃管,改为口腔正常进食。
2 结果
6例患儿均治愈,未出现严重肺部感染及消化道不适等症状。
3 讨论
婴幼儿面颈合并上呼吸道烫伤,均为家长照顾不周造成的,多因婴幼儿吃饭时自身将杯碗弄翻烫伤面部,呛入口内造成的,必须加强婴幼儿管理,向广大家长普及烫伤预防知识,一旦发生烫伤,立即清水冲洗创面,及早送往专科医院救治,在运送途中,要注意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要让患儿平卧,不能直立。小儿休克期的补液量较难掌握,根据呼吸道损伤及是否有高热,其补液量应适当增加[3]。 尿量是判断休克期血容量的重要指标[4]。面颈部烫伤合并上呼吸道烫伤入院后不论面颈部创面深度及大小,只要口腔内烫伤尽早在短时间静脉麻醉下行气管切开术。间断给患儿拍背灌洗、吸引呼吸道分泌物,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早期通过胃管补充液量及能量,同时可给予注入药物,调节胃肠道功能,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预防小儿烫伤最有效的措施仍是家长要时刻照顾好婴幼儿。
4 参考文献
[1] 秦志强,袁寿忠,潘维诚.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31例报告[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12(6):527.
[2] 叶胜捷,庞淑光,张文振,等.救治小儿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28例[j].中华烧伤杂志,2004,6(3):144.
[3] 黎 鳌.黎鳌烧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4.
[4] 杨 勇,霍正禄,葛绳德.幼儿中等面积烧伤后复苏补液的探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6,1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