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1~2周角膜上皮完全修复,10 d后拆线。随访3个月~3年,本组患者均未再复发。结膜创伤区域不明显,12例睑球粘连部分缓解,疗效满意。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手术中细致的操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
翼状胬肉是外眼一种常见病,其复发率高,至今尚无有效控制复发的手术方式。本院2006~2009年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210例(215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10例均为进行性翼状胬肉,男95例,女115例;年龄29~78岁;其中农民165例,工人35例,干部15例;单眼发病205例,双眼发病5例;病程6个月~30年。
1.2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常规表面麻醉、消毒、铺巾。以开睑器撑开上下眼睑,在胬肉体部注射2%利多卡因加0.7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液1 ml,从翼状胬肉头部切开角膜上皮达前弹力层,剥离头、体部至半月皱襞,尽量切除角膜和巩膜上的病变组织,巩膜表面烧灼止血。201例取同眼上方或颞上方略大于植床的带球结膜瓣的角膜缘上皮组织,另有9例睑球粘连较重植片在对侧眼切取,植片在完全剪下前予置缝线2针以作标志,角膜缘侧仍缝合在植床的角膜缘上,用10-0无损伤线间断缝合于结膜创缘,并固定于浅层巩膜上,植片角膜缘侧上下各一针,中央不缝合。术后1 d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4次/d,丝裂霉素c滴眼,3次/d。丝裂霉素c 2 mg/支(内含量氯化钠48 mg,蒸馏水加至5 ml,每毫升含丝裂霉素c 0.4 mg)。
2 结果
术后1~2周角膜上皮完全修复,10 d后拆线。随访3个月~3年,本组患者均未再复发。结膜创伤区域不明显,12例睑球粘连部分缓解,疗效满意。
3 讨论
手术切除是最常用治疗方法,传统手术方式包括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翼状胬肉头部转移术、暴露巩膜法、口腔黏膜移植法、带蒂球结膜瓣移植法等,术后复发率25%~45%。利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降低术后复发率。既往手术方式分离胬肉组织多从头部开始,由于球结膜组织极薄,很容易在分离过程中致球结膜破损而影响干细胞移植。改进后先分离胬肉体部,由于有头部的自然牵拉,操作较容易,可使切除区边缘整齐规则,因不先分离下方巩膜,所以出血较少,术野清晰,使操作更简单快捷,规则的球结膜切除区便于干细胞移植。
角膜缘含干细胞组织,该处结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层次明显增多,其最厚部位约为10层,表层为扁平细胞,深层为圆柱状细胞,基层为一层小圆柱形细胞,结膜上皮下乳头及角膜缘栅栏带是角膜缘部结膜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结构,因此,移植后的角膜缘干细胞组织可使角膜创面迅速愈合,胬肉切除区角膜缘获得重建,且移植的角膜缘组织形成一道可靠“拦截带”,阻止切除后胬肉组织断端的结膜上皮下组织向角膜缘生长,有效避免胬肉复发。另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不存在排斥反应,植片的移植可消除感染因素,保持眼球的完整性,此术式同以往手术方式相比具有很大优越性。
翼状胬肉的发生是因睑裂区易受外界环境,如风沙、干燥等刺激,破坏了角膜缘干细胞的正常功能而发生病变。手术的目的是在睑裂区重建角膜缘干细胞,恢复角膜缘的正常解剖,防止复发。角膜缘干细胞在角膜上缘和下缘分布最多,取植片时多以上方或颞上象限为主,尽量少带下方的眼球筋膜组织。在眼表层疾病致干细胞损伤中,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再修复有明显的生理效应,眼表层受损严重,角膜缘干细胞严重缺乏时难以凑效,只能适用于单眼受损或双眼部分受损的病例,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角膜缘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而无角膜的免疫赦免地位,同时又是朗汉细胞分布的地方,能传递抗原给t淋巴细胞,能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抗原,角膜缘移植术后应给激素治疗以预防。总之,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手术中细致的操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郑卫东,徐国兴,林雯,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眼科,2003,12(3):137-138.
[2] 董卫红,王兴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眼外伤职业病杂志,2002,24(2):192-193.
[3] ti s e. tectonic corneal lamellar grafting for severescleral melting after pterygium surgery.ophthalmology,2003,110(6):1126.
[4] 梁文旺,梁式森.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组织移植术初步报告.眼外伤职业病杂志,2002,24(6):691.
[5] beden u.the roles of t-lymphocytesub-populations(cd4and cd8),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 hla-dr receptor, and mast cells in etiopathogenesisof pterygium. ocul immunol inflamm,2003,11(2):1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