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早期脉搏变化;预后
颅脑损伤患者脉搏变化相当常见,原因各种各样。脉搏变化可延缓创伤的恢复和加重脑损害,导致病程延长,严重影响预后,及时处理非常重要[1]。本文通过分析60例脑外伤后脉搏变化的原因,以探讨其发生机制和治疗原则,提高脑外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排除原发性心脏病患者),男37例,女23例;年龄17~66岁,平均41.5岁。根据ct扫描结果,原发性脑干伤伴丘脑下部伤9例,广泛性脑挫裂伤18例,硬脑膜外血肿11例,硬脑膜下血肿14例,脑内血肿8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8例,其中脊柱或脊髓损伤3例,胸部损伤1例,腹部外伤3例,长骨骨折7例。入院时评分3~5分17例,6~8分43例。入院后心电图的观察:0.5、 1、2、3、6、12、24、48、72h的心率变化。同时准确监测其他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言语表达能力,肢体活动状况,瞳孔反射以及患者对伤情或症状的耐受程度等。
1.2治疗方法
病人入院后立即给予20%甘露醇静滴,迅速降低颅内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必要时行大骨瓣减压术,减压术式与江基尧推荐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基本相同,其中双侧开颅4例,术中脑膨出35例,低血压8例。术后常规给予重症监护连续监测并控制血糖、电解质和血气等,给予脱水 、激素 、抗炎、改善微循环 、头部冷敷 、营养脑细胞等。部分患者入院或术后即行气管切开术。
2结果
60例中存活42例,根据格拉斯哥预评分,恢复良好11例,中残20例,重残11例,死亡18例(30%)。我们把恢复良好患者归为良好,中残患者为中等,重残和死亡患者为预后差,脉搏变化持续超过1h者为心率变化阳性患者,观察结果为表1。每组患者之间采用χ2检验比较。 60例患者中心率变化连续超过3h者有24例,心率连续变化未超过3h者36例,其预后情况如表2。表1观察结果 表260例患者的预后情况
3讨论
心率改变是二次脑损伤因素之一。根据统计,脑损伤后24h内心动过缓与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为53%,miller等发现,重型颅脑伤后,无论心动过缓还是心动过速都会对病人的预后有一定影响。我们统计结果分析,心率变化严重者(如心率<50次/min或>120次/min),如果持续超过3h,预后较差,心率平稳者预后良好。心率异常者如果能够及时纠正,预后可以,否则持续时间较长者预后极差。
心率变化可分为中枢性和心血管源性两大类。心血管运动中枢位于延髓内,丘脑、扣带回和部分额叶皮质参与调节。损伤累及上述部位,可引起心率变化。这类心率变化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或继发损害的病理基础,心率变化较突然,无明显规律和周期。处理主要针对颅内损伤,作对症处理。颅内压升高常引起心率变慢,脉搏有力,并有血压升高,处理以降低颅内压为主。心血管源性的病变所致心率变化,主要见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病人原有心脏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衰。这类病人可找出心率变化和心衰的原因。心率变化较缓慢,幅度较小,但较持久。处理以对因治疗为主。
根据我们统计结果分析,心率改变是预测颅脑外伤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体表电极可以监护患者心率和心律,并模拟显示心电图。及时发现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心率的变化并迅速纠正非常重要,可提高脑外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2]。
【参考文献】
1刘光磊. 特重型颅脑外伤72例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2):93-95.
2徐斌,江澄川. 颅脑外伤病人的监护.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1999,2(5):34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