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总结肺部球形病灶的x线诊断。方法 对肺内单个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内球形病灶经病检全部诊断为结核病变。结论 x线检查在肺部球形病灶的诊断上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球形病灶内有斑点状或结节状高密度钙化灶、空洞形成的透光区、病灶周围有卫星灶、近胸膜侧有胸膜增厚等均有助于结核病变的诊断。最终确诊需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相关各项检查等综合考虑。
【关键词】肺部球形病灶 x线诊断
近年来,由于耐药性细菌的增加,肺结核的发病率有所提高。肺内球形占位病灶在放射诊断中经常遇到。在基层医院如果病人病史不典型,主要靠x线及体层射片等手段进行诊断常可误诊。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集并随访观察了我院12例肺内单个球性病灶。患者年龄及性别 20岁—30岁9例,31岁—50岁3例,男9例,女3例。
1.2方法 使用ge xq/i型数字x线摄影(dr)机,常规dr条件为110kv,200mas,投照体位为后前位,在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时自动曝光,同时获得常规dr图像。
采用ge16层螺旋ct扫描仪常规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平扫层厚2mm,螺距为1,于深吸气状态下自肺尖扫描至肺底。
2 结果
2.1x线、ct及mri检查 以上12例病灶均进行了x线、ct或mri等检查。结果6例明确诊断为肺结核,其他6例可疑为肺癌、尘肺、肺炎、慢性肺脓肿等。以上12例肺内球形病灶经病检均为结核球,其中仅有1例术前有肺结核病史。
2.2病灶部位及大小 左上肺尖后段4例,前段2例。右上肺尖后段3例。左下肺背段2例,右下肺背段1例。病灶为单发,大小约2.5cm-5cm。
2.3病灶形态 病灶均为圆形及椭圆形,密度不均匀,3例病灶内有钙化,3例有透光区。4例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灶,2例病灶周围可见毛刺。病灶近胸膜侧局部胸膜略增厚。
3 讨论
3.1肺部球性病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对于病史不明确的病变,诊断时要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肺部结核球形占位为纤维组织包裹的结核干酪样病变局限化,随着病变的发展,可出现不同的影像学改变。
3.2以肺部x线及体层射片为主要检查手段的基层医疗单位在诊断该病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发病年龄多在青中年,但80%为30岁以下,男性多见。(2)发病部位广泛,但以双肺上叶尖后段常见,占80%以上。王耀文报道[1],结核球发生在两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占93.5%。(3)肺部球形占位病灶多为单发,大小约在2.5cm-5cm之间,病灶呈球状,内有斑点结节状高密度钙化灶,密度较高、边缘清楚的纤维包裹的干酪病灶(所谓“增殖”病灶),也有干酪物质液化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环形边界清楚的空洞表现。一般有多种物质的病灶混合存在[3],球形病灶内有斑点结节状高密度区、透亮区或病灶周围有卫星病灶等均有助于结核病变的诊断。本资料以上三种表现约占80%。(4)球形占位边缘少有毛刺,偶有毛刺样病变,毛刺较粗长,与肺癌多见的不规则短毛刺病变不同。据统计,结核球边缘清楚者占88%[2]。(5)近胸膜侧的球性病灶局部胸膜增厚粘连有助于结核的诊断。
综上所述,x线检查在肺结核诊断上虽有很高的价值,但对较小病灶可被肋骨、纵膈、膈肌、心脏等阴影所遮盖。肺部ct及mri检查可以发现普通x线不能发现的病变。所以对于x线检查诊断不明确时可行ct或mri检查。但均需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相关检查综合考虑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参 考 文 献
[1]王耀文,等.75例肺部结核病x线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病杂志,1982,5:15.
[2]郭启勇,等.实用放射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r81.
[3]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 r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