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右旋美托咪啶在icu镇静镇痛及降压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观察。方法 对我院外科icu2011年01月-2011年08月收治的43例大手术后全麻苏醒患者采用小剂量盐酸右旋美托咪啶进行镇静镇痛及降压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 43例患者中达满意镇静水平者39例;镇静不足者3例;过度镇静者有l例。使用镇静药物后,43例患者中血压下降者36例;所有患者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有所减慢;血氧饱和度得到改善。结论 盐酸右旋美托咪啶镇静镇痛效果良好,且其呼吸抑制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是可预见的;适用于icu全麻苏醒患者的镇静镇痛及顽固性血压升高。
【关键词】盐酸右旋美托咪啶 全麻苏醒 镇静镇痛及降压 应用及临床观察
重症监护病房(icu)理想的镇静剂应有如下特性:(1)镇静同时可唤醒;(2)兼有镇痛抗焦虑作用;(3)无蓄积;(4)无呼吸抑制、血液动力学稳定;(5)不引起恶心、呕吐和便秘。目前尚无一种镇静药能完全具备以上优点。盐酸右旋美托咪啶具有镇静、抗焦虑、镇痛、抗交感、降低应激反应的作用,对呼吸影响轻微,注射小剂量可引起血压降低和心率减慢。目前研究支持将该药作为icu镇静的首选药物[1]。
大手术后全麻苏醒患者由于疼痛不适或不能耐受吸痰、气管插管等操作而出现躁动、血压升高、恐惧、易激惹甚至谵妄等症状。因而我们采用盐酸右旋美托咪啶小剂量进行镇静镇痛及降压治疗,消除患者上述症状。应用过程中严密掌控其过程,观察其疗效,以免发生并发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外科icu在2011年01月-2011年08期间收治大手术后全麻苏醒患者有1765例,其中有43例患者应用了盐酸右旋美托咪啶的治疗,他们排除了存在脑部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等,排除了需进行心肺复苏或孕妇等情况。43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6例;年龄为33—75岁。43例中胸部手术后15例,肝胆及胃肠术后11例,多发伤术后10例,骨科术后4例,耳鼻及口腔科3例。
1.2方法 本组中气管插管者35例,行喉罩插入者6例,行气管切开者2例。本院使用的呼吸机包括纽帮-200呼吸机、伽利略呼吸机及美国pb760呼吸机。将盐酸右旋美托咪啶用微量注射泵进行静脉注射,并将初始维持剂量设置为2-4ug/(kg•h)。根据患者镇静情况及血压变化调节药物剂量。停药时要逐步递减剂量。用药前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观察及护理
本组结果显示43例中达满意镇静水平者39例患者,镇静不足者3例;过度镇静者有l例。使用镇静药物后,43例患者中血压下降者36例;所有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有所减慢,血氧饱和度得到改善。在此笔者得出几点护理心得与大家分享:
2.1必须对镇静效果作出正确评估 应用盐酸右旋美托咪啶期间,护理人员必须每隔10min观察患者镇静效果及血压情况。给药维持期间,则应每隔30min评估一次。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镇静药物通常会一定程度引起患者循环、呼吸及胃肠道功能抑制,故护士必须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意识状态[2]。
2.2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临床应用表明,注射右美托咪啶10min后患者首先表现轻微血压升高,继续应用逐渐表现为中等程度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一旦停止输注,血压和心率很快恢复到基础值。该药引起的血压下降通过快速补液或应用短效的升压药能得到纠正。
2.3加强患者呼吸道管理 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必须加强呼吸道护理,同时要做好消毒隔离,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加强气道湿化,并注意口腔卫生,及时吸净分泌物。
2.4加强基础和安全护理 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固定呼吸机管路的位置,以防气管插管移位或脱出,要及时评估气管插管及喉罩的位置是否正确;要适当调节呼吸机气流、灵敏度,以减少人机对抗。同时,做好皮肤护理。患者肢体保持于功能体位,定时放松约束带,帮助患者进行局部按摩和进行功能锻炼。
2.5选择正确的呼吸机通气模式及参数 在患者镇静后,必须根据患者镇静评估水平及其病情变化情况调整通气模式及参数。
2.6加强心理护理 在患者清醒时期,加强护患沟通。向患者讲解各种插管、仪器、检查的作用及重要性。介绍病情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 结语
盐酸右旋美托咪啶不诱发临床意义的呼吸抑制,使拔管更加安全。且可能使患者尽早拔管和撤机而缩短在icu内停留的时间。该药的去交感作用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引起缓和的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这对于icu内的特定患者可能有利。
参 考 文 献
[1]梁飞,肖晓飞.盐酸右美托咪啶的临床药理及应用[j].现代医院,2010,10(5):90-93.
[2]顾丹瑜.机械通气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22):2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