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0~6个月儿童身高、体重每月增值情况,早期检出各种生长偏离,及时纠治,促进婴儿健康生长。方法:对正常新生儿与早产儿分组逐月随访,并进行分析。结果:出生头3个月体重增值顺位a组为1m>2m>3m,b组为2m>3m>1m,两组身高增值顺位均为1m>2m>3m,无性别差异。a组2倍出生体重出现于出生后第3个月,b组63%于出生后第2个月体重增倍,37%与a组相同,男女无显著差别。结论:两组逐月观察中可见出生后头三个月是体重增倍的生长发育关键期,高危儿在生长迅速、喂养问题突出的0~6个月内逐月观察其生长速率以便尽早检出各种生长偏离,及时干预,促进婴儿健康生长。
【关键词】正常新生儿;早产儿;生长速率
体重和身高是反映小儿休格发育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用生长发育速率(每月增值)来监测儿童生长发育,评价营养状况[1]。为探讨正常新生儿与早产儿生长情况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别,寻找早产儿保健方法,弥补先天不足,尽快赶上正常儿童,提高婴幼儿尽快水平,特对太原市小店区2010年1月~2010年12月出生儿进行0~6个月的逐月随访,以期了解体重身高每月增值情况,早期检出各种生长偏离,及时纠治,促进婴儿健康生长。
1 临床资料
1.1资料来源 来源于本地区儿保门诊定期随访1年积累的资料。两组均为2010年1月~2010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无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无伤残,无畸形。a组372人,为足月顺产儿,出生体重≥2500g;男196人,女176人。b组27人,为早产儿,出生体重<2500g;男12人,女15人。两组婴儿在0~6个月内均能得到合理喂养,且无严重疾病史。
1.2测查及问询内容 专人问询孕周、出生情况、家族史。专人测量体重、身高。测量工具:体重身高分别使用最大载重为50kg的杠杆式磅秤和标准卧式量板,读数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
2 结果
自出生到6个月两组每月体重、身高增值均值比较见表。出生头3个月体重增值顺位a组为1m>2m>3m,b组为2m>3m>1m,两组身高增值顺位均为1m>2m>3m,无性别差异。4—6个月b租长速略优于a组,增值顺位无差异。两组体重身高增值均值男性>女性。
a组2倍出生体重出现于出生后第3个月,b组63%于出生后第2个月体重增倍,37%与a组相同,男女无显著差别,详见下表。
月龄体重(kg) 身高(cm)
a组男a组女b组男b组女a组男a组女b组男b组女
0—1m1.58±0.511.44±0.481.00±0.310.93±0.435.64±1.604.62±1.275.33±1.715.05±1.42
—2m1.18±0.361.00±0.361.53±0.541.49±0.333.69±0.953.53±1.034.87±1.254.77±1.14
—3m0.93±0.280.79±0.281.12±0.361.04±0.313.36±0.913.02±0.984.65±1.604.69±1.21
—4m0.80±0.260.70±0.220.88±0.290.82±0.232.86±0.892.48±0.693.46±1.412.92±0.91
—5m0.62±0.250.54±0.180.66±0.270.58±0.242.46±0.722.27±0.702.94±1.012.63±0.86
—6m0.47±0.190.42±0.170.42±0.150.49±0.272.14±0.652.22±0.672.50±0.842.24±0.72
3 讨论
3.1 本文两组婴儿体重、身高增值观察,均除外严重疾病、畸形及不合理喂养等因素。纵向生长发育分析表明,正常新生儿由于宫内发育良好,出生后对宫外生活条件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于出生后1个月即出现了追赶生长现象,表现为1m>2m>3m的体重增值顺位。而早产儿因先天不足,器官功能不成熟,出生后对生活条件变化剧烈的宫外生活环境适应性差,加上吸吮、吞咽能力弱造成喂养上的困难[2],故第一个月长速不快,经过1个月的适应调整,第2个月即出现了生长追赶,因而63%婴儿体重出现了增倍,增值顺位为2m>3m>1m。两组逐月观察中可见出生后头三个月是体重增倍的生长发育关键期。
3.2 两组婴儿在4~6个月体重、身高每月增值b组略优于a组,这与浙江报道的9个月内婴儿体重、身高的增长与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一致[3],虽然6个月时早产儿体重身高仍未能赶上a组,但b组的体重已达出生时3倍多。说明早产儿只要得到科学合理喂养,精心照料,做好生长发育监测同样能够健康生长。
3.3 通过对婴儿在0—6个月内逐月随访,可以了解到婴儿体重身高每月实际增值而不是平均值,这有利于及时发现生长速率减低或过速的个体,从而及早干预,避免生长偏离的积累,因偏离积累到相当一段时间后即表现为营养不良或肥胖症[1],因而建议儿保门诊对高危儿在生长迅速、喂养问题突出的0~6个月内逐月观察其生长速率以便尽早检出各种生长偏离,及时干预,促进婴儿健康生长。
3.4 医务工作者及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应利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开展系列化教育:如婚前检查、孕妇学校等宣教,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开展孕妇自我监测、定期孕前检查,降低早产儿发生率;举办父母学校,宣传科学育儿、婴幼儿护理等知识宣教,大力宣传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及早重视体弱儿管理,根据不同年龄时期的神经精神发育特点进行教育和训练,对早产儿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值,2009,妇幼保健司.
[2] 诸福棠等.实用儿科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428.
[3] 雷军,谭松玉,徐爱妹等.不同出生体重儿对婴幼儿期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儿童保健,1994,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