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上是以急性起病、血尿、高血压、水肿及肾小球滤过率可有所降低为特点的一个综合征;小儿时期以链球菌感染后发生者多见。临床上常区分为链球菌感染后或非链球菌感染者两大类。目的 浅谈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分为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重症治疗三种,应根据患儿不同状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关键词】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上是以急性起病、血尿、高血压、水肿及肾小球滤过率可有所降低为特点的一个综合征;小儿时期以链球菌感染后发生者多见。临床上常区分为链球菌感染后或非链球菌感染者两大类。
由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者常为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病理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电镜下还可见本症特征性的“驼峰”病变。免疫荧光见有igg和c3于肾小球沉积。
【临床表现】
1.学龄儿多见,发病前1~3周常有呼吸道或皮肤的链球菌感染史,自前驱感染至临床发病有一无症状间歇期。
急性起病。多以晨睑肿为主诉,重者偶延及全身。血尿为另一常见主诉。可为洗肉水样,也可为深茶色尿。此外可有乏力、头痛、头晕、恶心、腹痛、腰部钝痛等症状。查体除非可凹水肿外,常有血压增高。
2.严重病例 有以下几种表现
(1)严重的循环充血或心力衰竭:烦躁、气急、端坐呼吸、肺底湿性啰音、心率增快,甚至奔马律、肝大等。
(2)高血压脑病:表现有头痛、呕吐、一过性视力障碍、甚至惊厥、昏迷。。
(3)急性肾衰竭:持续尿少、严重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高钾、低钠、高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
3.不典型病例
(1)亚临床病例:有链球菌感染史或密切接触史,但无明显临床表现;但血补体测定常呈规律性降低继之恢复的动态变化。
(2)肾外症状性肾炎:患儿无明显尿液改变,但临床有水肿、高血压、甚至呈急性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如行反复尿化验及血补体水平的动态观察多可发现其异常。
(3)蛋白尿表现显著者可达肾病综合征水平,甚至有相应的血生化改变。
4.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尿液检查:以血尿为主要所见。尿沉渣还可见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及白细胞。尿蛋白一般为+~++。
(2)可见轻度贫血。血沉常增快。
(3)有关链球菌感染的检查:例如咽或皮肤病灶细菌培养(阳性率一般仅20%~30%),血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增高(阳性率70%~80 %),但皮肤感染引起者aso常不增高。
(4)血中补体测定:总补体及c3急期明显下降,6~8周恢复。
(5)肾功能检查:暂时性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升高,肌酐清除率(ccr)下降。
【诊断要点】
1.急性起病以血尿、高血压、水肿为主要表现。
2.发病前常有感染史,链球菌感染引起者于感染至发病间有一无症状间歇期(1~3周)。
3.化验检查 尿液以血尿为主。血中aso常增高,血补体于起病6~8周内降低肾功能检测可有暂时性bun、cr升高。
4.典型病例一般于2~4周内利尿消肿、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尿化验逐步恢复。一般病程不超过6个月。
【治疗】
1.一般治疗
起病1~2周内宜卧床休息,待血压恢复、肉眼血尿消失可逐步恢复活动。3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活动。水肿、血压高及少尿者应少盐或无盐饮食。氮质血症者用低蛋白饮食。为彻底清除链球菌感染灶,应用青霉素7~10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对症治疗
(1)利尿剂:经控制水盐入量,仍有水肿、高血压、少尿者给予利尿剂。口服可用氢氯噻嗪,每日1~2mg/kg,分2~3次服。明显水肿可用呋塞米,口服或注射,每次1~2mg/kg,每日l~2次。
(2)降压药:凡经休息、限盐、利尿而血压仍高者应予降压药。可选用硝苯吡啶,每次0.25~0.5mg/kg,口服或舌下含服。或利舍平(利血平),首剂0.07mg/kg(最大量不超过2.0mg)肌注或口服,继以每日0.02~0.03mg/kg分2~3次口服。
3.严重症状的治疗
(1)高血压脑病:应用速效、高效降压药。可用二氮嗪(diazoxide),每次3~5mg/kg,于1/2~1分钟内静脉注入。也可应用硝普钠5~10mg,溶于10%葡萄糖液100ml中静脉滴注,自每分钟1μg/kg开始,视血压而调整速度,但最高每分钟不超过8μg/kg。本药应新鲜配制,输液瓶以黑纸或铝箔覆盖以避光。有惊厥者应止惊,止惊同时注意呼吸道通畅、给氧及预防脑水肿。
(2)严重循环充血和心力衰竭:给予强力利尿剂。心力衰竭者见有关专章。特别注意强心剂的剂量宜小。药物治疗无效者可予透析治疗。
(3)急性肾(功能)衰竭。
参 考 文 献
[1]儿科肾脏病科研协作组.关于小儿肾小球疾病分类和治疗的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1979,17(4):248.
[2]黄绍良,陈述枚,何政肾.小儿内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0~350.
[3]薛辛东.儿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9~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