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把符合入组条件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口服氟伏沙明50-200mg/d;对照组33例,口服氯米帕明50-200mg/d。疗程8周。疗前及疗后1、2、4、8周末采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氟伏沙明的不良反应轻微且耐受性好。结论 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安全有效。
【关键词】强迫症 氟伏沙明 氯米帕明
本研究以氯米帕明为对照,对氟伏沙明在治疗强迫症疗效和副反应方面进行前瞻性开放式随机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系2009年9月—2010年8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强迫症的诊断标准;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l6分;排除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躯体疾病,药物滥用以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符合上述入组条件的共65例。随机分为两组:氟伏沙明组(n=32例),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18-56岁,平均(32.6±11.9)岁,病程(2.90±2.8)年;氯米帕明组(n=33例),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16-55岁,平均(32.2±12.5)岁,病程(3.2±3.3)年。两组以上各项差异无显著性 (p>0.05)。
1.2方法 氟伏沙明组从50mg/d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渐加至100-200mg/d,分2-3次口服;氯米帕明组从25mg/d开始,渐加至50-200mg/d,分2-3次口服。
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周末分别采用y-bocs以及tess量表评定疗效及副反应。
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均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脑电地形图各一次,并记录不良反应。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t检验和x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y-bocs评分 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y-bocs评分比较(x-±s)
由表1显示 两组治疗后的y-boc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间比较y-boc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两组tess评分比较 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氟伏沙明组tess评分1.47±2.28,显著低于氯米帕明组2.54±4.26(p<0.01),差异有显著性。氟伏沙明组副反应较轻,主要为嗜睡、头昏等,氯米帕明组副反应主要为口干、恶心、食欲减退、头痛、失眠等。
两组无血象、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脑电图的改变。
3 讨论
据有关报道[1-2],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对强迫症有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有关氟伏沙明对强迫症的治疗作用报道较少。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y-bocs分值均下降明显,两组间治疗前后y-boc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提示氟伏沙明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疗效相当,且氟伏沙明不良反应轻微,在用药1-2周内减轻或消失,不需要特殊处理,患者服药依从性高,适宜长期服用,这与有关的报道一致[3]。
参 考 文 献
[1]李新智,李兆生,李智敏,等. 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6):354-355.
[2]齐波,霍忠玲.氟西丁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1):8.
[3]龚建萍,王晨阳,喻东山.氟伏沙明治疗少年儿童强迫症临床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6,16(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