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和电话调查等方法,对水泄彝族乡和李市镇这两个西南农业乡镇的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归纳出了
关键词:西南地区;农业乡镇;金融;对策建议
在当前世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人们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我国亟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低碳经济以及扩大内需完善经济增长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除了传统的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外应通过发展金融和以金融为依托的产品、产业来实现。笔者耗时半年之久,对地处西南地区云南省水泄彝族乡和重庆市李市镇的金融和经济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西南地区乡镇金融发展的困境及其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通过繁荣西南农村金融来促进西南农村经济的腾飞。
一、 案例和数据来源说明
4. 融资额度小,金融影响力不大。西南农业乡镇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融资额度普遍偏小。问卷中回答融资额度1 000元及以下的占了50%,许多村民回答借钱数额为三五百元甚至几十元,目的仅仅以解生活中的燃眉之急。水泄彝族乡村民与李市镇情况相近,融资额度也普遍较小,除了孩子上学、生病、建房、娶亲和创业外一般融资额度都在1 000元一下。居民还款时间观念也比较淡薄。在李市镇的村寨走访中有许多人回答还款时间是“有钱就还”。问卷中回答还款期限为一年的占42%、三个月至半年占26%、三个月以内占14%,其他占18%。在问及金融机构对生活影响时,42.2%的人认为没有影响,影响不大的为37.3%,较大的占20.5%。在水泄彝族乡的电话询问中8%的人认为没影响,65%的人认为影响不大,15%的人回答影响较大,12%的人认为影响很大。
5. 货币化程度高,但金融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低。关于一国货币化程度指标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麦金农(1973)提出的广义货币量m2与名义gdp之比(m2/gdp)和戈德﹒史密斯(1969)提出的金融相关率fir(financial internal ratio)即金融资产与名义gdp之比。m2/gdp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金融深化过程中的经济货币化水平,而fir反映的是一国金融化过程中的经济金融化水平。本文用m2/gdp来衡量李市镇的货币化程度。考虑到李市镇金融不发达、m0不多,用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之和代替m2。从表1中可以看出李市镇金融深化过程中货币化程度并不低,近5年的平均货币化程度在90%以上,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太低,近5年平均比率不到12%,离75%的警戒线还很远,这充分说明西部农业乡镇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不够,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比较低。详见表1。
6. 小额信贷范围窄,数额小。为了缓解农村贷款难、融资难问题,李市镇和水泄彝族乡政府和银行都在联合开展小额信贷业务。该业务以低息、政府贴息的方式给当地创业村民提供资金支持。该政策和业务的初衷非常好,但僧多粥少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在李市镇的双河村、牌坊村等五个村寨的访谈以及水泄彝族乡五个村寨的电话访问中,回答知道这项优惠政策的人比较少。在李市镇的15个创业青年采访中,有14个人认为申请该类资金优惠政策十分难而且数额少。一个青年这样说“小额信贷一方面是难贷,另一方面是金额太少,一次性能贷到的最高金额仅为5 000元,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