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经济发展规划》,连云港作为江苏沿海港口群建设的核心,发展势头强劲,进出口货物量猛增,货代需求旺盛。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货代市场中,在连云港货代业中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想通过传统的扩张方式迅速建立起规模化的网络是很不现实的。企业集群能通过集群效应增强群内企业竞争力,促进区域性经济的发展,又能保持群内企业一定的独立性,是解决连云港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集群效应;竞争力;业务流程管理
1 对连云港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的swot分析
1.1 优势(strengths)
“兵非益多,唯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己。”这段出自《孙子兵法》里的话充分显示了《孙子兵法》的精兵思想。虽然货代企业是典型的规模化经营行业,但是中小型货代企业也有很多自身方面的优势。如机动灵活,善于应变;组织机构简单,工作效率较高;勇于创新,富于进取;熟悉国内货物出口运作程序;通关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客户积累;地方人脉关系深厚等。然而,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的这种优势是潜在的、可能的,而其存在的劣势却是现实的、必然的。
1.2 劣势(weaknesses)
在近日举行的2010首届
企业集群将各类货代企业和各类机构联成一个有效网络,使得消费者首先面对的是企业集群,其次才是具体企业。集群的模式可以有效弥补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规模小、市场空间窄、市场话语权小、融资能力差的状况。
(4)企业集群能帮助群内企业实现业务整合,形成互动经营
企业集群后所形成的网络布局能带动市场开拓形成业务整合,经过业务整合,使货代企业能够有效的整合市场分散的资源,产生规模效益,形成互动经营。比如,货代业务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船公司、车队、仓库等上游企业,上游企业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对货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上游企业的业务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下游企业提供的,货代企业组织货源的能力对上游公司、车队、仓库的销售、收入的实现等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货代企业需要与他们建立合作共赢的战略关系,实现互经营。
3 连云港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集群的实施
3.1 充分发挥政府在集群中的促进作用
政府从扶持产业发展的角度,促进区域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在建设企业集群时,应以外部环境建设为重点,需要紧密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以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充足的能源供应为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外部环境建设属于政府管辖范围,只有政府在改善了相应的外部环境之后,集群的规模才能扩大,集群的内部结构才能趋于合理。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明确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战略定位和政策措施。江苏将按照国家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快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的江苏沿海港口群的建设,加快推进连云港港作为上海航运中心北翼的建设步伐,配套完善铁路、公路、航空、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体系,努力把连云港建设成为江苏开发、开放的新增长极和全国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经济枢纽。
3.2 逐步推进业务流程管理
集群后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网络组织,群内企业间的联系、合作变得更为密切和频繁。如果企业和企业之间仍然按照原有的流程去操作,必定会造成大量时间、人力的浪费。业务流程管理能保证网络中企业流程的“端到端”的整合性。在进行业务流程设计时,必须将网络内所有企业的流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通盘的考虑,而不能局限于组织的边界。业务流程的切入点应该是单个企业流程的端点,也就是企业和企业间流程的接合点。
3.3 加快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的发展,给货代行业的发展插上了有力的翅膀,强力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但连云港市中小国际货代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存在很大的弊端。最突出的问题是将信息化等同于办公自动化,自动化的范围主要限于公司内的文件操作和财务人员。市场上缺少crm和业务治理方面的工具。对于企业集群而言,集群内企业资源有限,不可能自主开发,再加上集群内企业业务单一,企业间的业务交集很多,为每个企业建立独立的系统费时、费力又费钱,最终的结果还可能束之高阁,得不到实际的应用。比较有效的做法就是寻找合适的asp(应用程序服务提供商),通过asp为整个集群提供由标准件构成的统一的信息系统。由于这个信息系统是模块化的,各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定制模块并组装成为适合本企业情况的信息系统。这样不仅有利于信息化实际功效的发挥,也可以有效为流程管理提供支持。
3.4 塑造港城独特的货代业企业文化和货代品牌
连云港货代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但相关的物流理论和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处在学习和探讨的阶段。连云港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集群要成长壮大,在各方面都要注重积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好的企业文化,能充分调动员工的聪明才智,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为企业的发展出谋献策,帮助企业健康成长。一个好的品牌,是成熟企业文化的象征。虽然在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