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技巧:
ctrl+d 收藏本篇文章
绩效管理理论下大学生就业工作思考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据统计,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以10%的速度递增:从2004年的280万到2013年的700万,增长了1.5倍(如图1所示)。对这个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更是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召开专门会议就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做出新部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大学毕业生到边远地区工作,国家可补3年学费;创业就业税收政策延长三年;不得对大学生求职设置性别户籍条件;小微企业新招毕业生可获补贴等。这些措施将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就业观念陈旧、理论学习与实践本文由毕业论文网http://收集整理操作缺乏紧密联系等。
1 绩效管理理论在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下高校就业工作中的运用
绩效是绩与效的组合。绩指的是业绩,是组织的目标结果;效则指的是效率、效果,体现的是组织的管理成熟度。理论和实践结果证实,仅仅有绩效是不够的,随着管理学科知识的发展和深入,人们对绩效的优点与不足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于是提出了“绩效管理”这一概念,绩效管理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是从传统人事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与人力资源管理等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是其更加注重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从不同主体的角度,可对绩效管理作不同的解读。从组织员工的角度,绩效是员工对组织的承诺。从管理的角度,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从社会的角度,绩效又意味着社会成员按照自己的分工所承担的角色责任与义务。综上所述,绩效的实现过程其实是一个契约形成过程,其目标是将组织目标逐层分解,即在保证组织统一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充分沟通而达成目标分解的共识。在高校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中,尤其要把握绩效管理理论中的公平理论和双因素理论。
(1)公平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1965年提出的公平理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借鉴和思路,对于高校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而言,同样具有启发意义。他指出,人能否受到激励,不但受到他们得到了什么而定,还要受到他们所得与别人所得是否公平而定。运用到就业工作考评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合理标准的考评规制、合理的竞争机制和公平的奖惩标准,既要做到结果的公平,更要注重程序的公平。二是充分放权、公平分配。充分调动各部门、各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在保证就业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有充分的自由安排度,及时奖励优秀人员,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等消极思想。
图1
(2)双因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1966年提出的一种工作动机理论。又称激励-保健理论。赫茨伯格认为,影响工作的因素既包括成就、认可、工作自身、责任感和发展等与工作实质无关的一些外在激励因素,也包括规章制度、监督考核、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资奖励等与工作有关的一些保健因素。因此,在高校就业体系塑造中,不仅要注重工资、薪金等福利待遇的稳步提高,满足高校就业工作者的基本物质需求,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营造和谐、可亲、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自由的学术氛围。
2 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下高校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自我创新意识不浓。在当前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培养大学生自我创新意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之一。当然,大学生创业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有必要把大学生创业的技能和课程融入到日常的教育管理过程中,而不是待到毕业时的蜻蜓点水。创业不仅需要科学技能、理论基础,更需要一个心理的酝酿、发酵和成熟。
(2)课程设置与现实脱钩。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陈旧化,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多数毕业的大学生必须经过专门技能培训和几年的实践磨练才能逐步适应岗位,这就要求高校在课程的设置方面要及时作出调整,动态地反映市场、社会的现实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真正培养出适合市场、契合用人单位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3)就业指导专业化程度不够。虽然,各高校都相继设置了校就业指导中心,但其职能并非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或部门而存在,而往往是作为一个附属的职能与招生、学工等融合在一起,这就使得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往往是招生或者学工工作者的兼职者,而非专门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者,更谈不上形成专业的就业工作指导体系。
(4)就业指导信息不对称。很多高校的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单一,部分高校虽然建立了就业信息窗、就业信息网或就业信息栏等,但有些就业信息发布真实性、透明度依旧不高,高校在就业信息的获取、甄别、核实、发布、反馈等一整套信息流程机制尚未建立。
3 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下的就业工作体系完善的实践——以南京晓庄学院对院为例
近年来,南京晓庄学院对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下的就业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摸索和实践,特别是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专业调整的联动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研究。
(1)科学合理制定招生计划和设置新增专业。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坚持将就业和社会需求情况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近几年,该校借助专业评估公司麦可思提供的专项调查数据报告,分析招生和就业的有关数据,为学校和各学院提供决策参考和服务。在新专业设置研讨论证中,就业工作部门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始终作为重要的参考内容。近两年中,学校申报并获教育部批准备案的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光电信息等6个本科新专业,都是与南京着力打造软件名城紧密结合。目前,学校正在着力通过推进“分类招生与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就业状况与招生规模、专业设置适度挂钩,对一批专业面过窄、社会需求量少、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坚决实行“合并、撤销、拓宽、新增”分类处理。
(2)注重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在校企合作培养中,行知学院与南京领航人才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办学e&t项目,采取具有全新现代化教学理念的“education & training (教育+实训)”教育模式,把文化基础知识教育与技能培训及实践相结合。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和江苏微软技术中心进行合作,学生在上理论课的同时接受工作技能训练,即“理论学习”与“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我校与南京古南都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在全校学生中进行选拔,建立“古南都班”,由企业对学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并对完成企业规定课程且考核合格的学生进行经费资助。
(3)实现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学校成立了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就业指导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的指导队伍,有了较完备的就业指导教学大纲。在开展就业理论课题研究和教学工作方面,具备了比较成熟的保障和支撑条件。每年开课前,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都会组织全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集体备课,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课程的考试考查也应紧扣教学要求,保证了课程质量,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3年,学校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生涯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成为必修课程,贯穿四年。至此,学校的就业课程形成了有计划、有学时、有学分的系统课程体系。在就业指导课程实施的同时,学校还高度重视对学生开展全方位、全时段的指导服务,积极向兄弟院校取经,借鉴现代化科技手段,建设完善的网络就业指导课程与职业测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