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管理论文 >> 其它管理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管理学基本理论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秘书文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其它管理学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投资决策论文   战略竞争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混凝土基本理论”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阅读技巧ctrl+d 收藏本篇文章

“混凝土基本理论”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混凝土基本理论”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极其重要。该课程教学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混凝土基本理论”涉及到的概念多,内容广,采用的力学原理复杂,需要处理的实际问题多种多样,这些均要求学生对课程内容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对理论知识不能死板教条,但很多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对混凝土基本原理理解不深,不擅应用,只满足记住几个公式,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对各构件的构造措施一知半解,学生暴露出的这些问题与该门课程的教学有直接关系,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弱点,在教学中改善教学方法,系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关系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一、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混凝土基本理论”是学生较难掌握、教师较难教出特色的一门课程,尽管该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目前教学方法存在不少缺陷,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问题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缺乏感性认识,不具备空间想象力,不了解混凝土构件基本构成,因此对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构造,学生难以理解透彻,和单纯的力学课程相比,该课程除应加强理论教学外,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和采用直观教学尤其重要。
  2. “混凝土基本理论”课程内容多、概念广、构造复杂、计算量大,并且涉及到前期课程内容杂,但各门课程相互独立,内容相关性缺乏整合,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弱,因此教学应连贯应用相关知识,加强与该课程衔接,引导学生在该课程中应用。
  3. 目前本课程教学是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将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没有主动性,处于理解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很多学生感到课程枯燥,纸上谈兵,对课程内容理解不深,学生缺乏学习课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造成学生能力较差,目前这种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专业素养提高与将来职业发展非常不利。
  4. “混凝土基本理论”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但受教学经费、学时、实习单位等因素限制,一般对理论教学比较重视,但实践教学明显重视不够,并且课程实习时间难以保证,因此实践教学不足,使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反过来又会减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造成学生学习难以融会贯通。
  二、教学改革措施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混凝土基本理论”课程要求学生对基本构件及其构造具备较高的感性认识和空间想象,可采用多媒体技术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多媒体技术,该课程教学中,可采用实物图片资料,展示各构件的内部构造和钢筋配置,可以展示各种受力构件的变形特点和破坏过程,增强学生对各类受力构件的直观认识,让课本空洞的文字内容直观化,从而弥补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t型梁的配筋构造时,利用图片展示,可以让学生对该梁架立钢筋位置、纵筋的间距及锚固要求、梁翼缘与腹板中箍筋配置等直观了解,对梁配筋后的空间概念一目了然。
  2. 对比教学法
  “混凝土基本理论”课程涉及大量的力学原理与理论推导,得出的结论与公式学生往往理解不深,应用不够灵活,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原理与公式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理解,造成对这些结论与公式映像不深、记忆模糊,更谈不上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课堂教学除要将内容讲清讲透外,可将复杂的力学原理和公式与通俗易懂的生活实例进行对比,让学生根据生动的生活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梁内纵筋与混凝土协同工作,钢筋面积 可换算为混凝土面积,并与原混凝土面积 叠加得等效面积 ,其中 为钢筋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 ,该问题可与生活实例对比:即1小时20分钟等于 分钟,由于“分钟”与“小时”单位不同,因而“小时”化为“分钟”应采用换算系数60,并且最后的结果全是“分钟”;同样混凝土与钢筋材料不同,钢筋面积化为混凝土面积也应采用换算系数 , 的意义就相当于“小时”化为“分钟”的换算系数60,而 的物理意义就是钢筋面积 化为混凝土后的总面积。采用这种方法讲授课程学生非常感兴趣,并且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不易遗忘,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课堂讨论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目的是将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法,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讲解新知识前,提出若干问题作为课后思考题,要求学生下次课回答教师提问,对一些重要而复杂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并对一些同学的错误认识以及学生理解不透的概念重点讲授,最后总结归纳课程内容。这种讲授方法不需要固定模式,但要求教师发挥引导到位,激发学生较强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精神,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4. 简易实践教学法
  “混凝土基本理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单纯的课堂教学属于纸上谈兵,难以让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应用,很多学生离开课本就无法工作,因此根据课程内容适当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对于促进学生综合应用意义很大。
  目前由于受到场地、经费、学时等多种因素影响,要按课本内容增加相应的实践机会几乎不可行,但能否采用一种简单易行,对实践场地、经费均无需特别要求,并且实践学时无需增加,却能达到较好效果的实践方法。
  经过多年摸索总结,提出简易实践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3人,以硬绘图纸、胶水等为材料,让学生在完成课程作业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手工完成作业中构件模型的制作,混凝土及受力纵筋、箍筋、架立筋、腰筋采用不同颜色的硬绘图纸制作,要求各种钢筋满足搭接、锚固等构造措施,构件按设计要求支承在支座本文由毕业论文http://收集整理上。
  三、结束语
  通过对“混凝土基本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对比教学法、课堂讨论教学法、简易实践教学法等改革措施,这四种措施不是相互独立,可综合应用于课程的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明显作用,这些教学法能吸引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能促使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具有较明显的效果。事实证明,采用上述教学法,学生参加工作后实践能力较高,很多学生受到了建设单位的好评。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更新时间:
    基于GRNN神经网络的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
    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的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及处理
    探讨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造孔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艺在南水北调中线元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
    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分析与控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