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行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
摘要:全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以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充分的双向沟通以及所有相关部门的参与。目前,全面预测在我国建筑企业中已有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建筑业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运用,设计出适应本企业财务预算工作体系。
关键词:建筑业 全面预算 工程造价 动态管理 造价控制 激励政策 定额 信息反馈
中图分类号:f285:tp3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预算和造价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较强的经济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工程建设投资越来越大,国家和社会对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要遇到市场、人为因素等的风险,使预期的工程造价预算超出投资控制。这明显不利于工程整体建设。合理、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做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风险投资,改进和完善工程投资估算,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才能较好的完成工程造价概预算工作。 论文网 http://
2 在建筑企业中实行全面预算的必要性
预算管理是信息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市场风云变幻,能否及时把握信息,抓住机遇是企业驾驭市场的关键。实行全面预算控制是建立和完善建筑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方法,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建筑业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而行之有效的预算控制体系,在明确责权利的基础上完善内部各责任单位的预算控制,围绕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及时反映和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各因素对预算的影响,通过考核及时发现问题,保证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有效结合,它对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很有益处。
3 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
全面预算管理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表述不一。但基本上指以预算编制与审批,执行与控制,反馈与调整,分析与考核,预算管理组织结构建设,预算管理模式,预算内外资金控制及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技术支持等内容为一体的管理系统。
3.1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1)预算循环。主要包括预算的编制与审批,执行与控制,反馈与调整,分析与考核之间的循环和运转。
论文网 http://
(2)预算管理组织机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是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运行的主体,也是预算管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集合体。一般由审批机构、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各责任主体等组成。
(3)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一般有集权式和分权式两种。集权式指建立在泰罗科学管
理学说基础上,最大特点就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传递信息途径的单向性。
(4)预算内外资金控制和成本控制。主要是预算与资金控制和成本控制的结合问题。
(5)预算管理技术支持,即预算实施的操作平台,指预算管理如何借助其他管理工具来进行实施和运用。
3.2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动态描述
企业根据市场需要,结合企业自身能力,编制预算:通过执行预算满足市场客户需求;预算在执行控制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及时并按规定程序修正预算、调整预算,以适应市场和企业实际情况,并将调整后的预算下达给预算责任单位;根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考核,再为下一轮预算编制提供参考和支撑。这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就是预算循环,也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
4 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功能
毕业论文 http://
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相对应,一般垒面预算管理要实现规划、控制、沟通协调和激励等功能:
4.1 规划功能
预算经过规划分析,并加以数量化,使企业的目标及政策能得到具体体现,有助于洞悉未来潜在的机会与威胁,实现其规划功能。
4.2 控制功能
预算目标的制定过程也是事前控制过程,预算目标的执行、调整过程也是事中控制,预算目标的分析和考核过程。又为今后规划提供依据,属于事后控制。
4.3 沟通与协调功能
通过预算的审批,可使预算制定层了解各预算执行责任主体和员工的需求与意见:通过全员参与的预算编制,可使预算制定层与执行层相互沟通,达到共识,减少或消除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障碍和阻力;在沟通过程中,各经济单位摒弃本位主义,以企业整体利益为核心,从而经过相互了解、沟通、协调,促使全员共同努力达成预算目标。
4.4 激励功能
企业全员参与预算的编制,而非经营者或高层下达单一的指令性计划,从而积极鼓励、吸收员工参与,促使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统一,最终顺利达成企业目标。合理且具有可实现性的预算目标,能有效激发预算责任主体和全员的潜力,再加上相应的奖惩激励制度的实施,能促使预算责任主体和员工全力以赴,实现企业目标。
毕业论文 http:// 5 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论文联盟
5.1 全面预算管理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为了能将企业各职能部门和其他经济单位的子目标和企业整体目标协调起来,必须有一条贯穿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的主线,而这条主线就是全面预算管理。
5.2 全面预算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企业必须以客户为导向,以
市场营销为龙头,而以销定产的预算管理,是连接企业与客户的纽带和桥梁。在开源既定的情况下。节流一降低成本费用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而预算管理则为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从而使预算管理直接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5.3 全面预算管理更有利于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
通过预算的编制和审批,可以有计划、有步骤的把企业的战略目标、短期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予以具体化,并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励全员参与实现经营目标,从而实现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策略的紧密结合。
5.4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作文 http:///zuowen/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全面预算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控制系统和管理工具,它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全面预算管理,按 “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进行管理,并按责任归属设立各责任中心,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全面落实预算目标和预算责任,起到全面预算对经营活动的控制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6 结语
建筑企业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同时,要掌握好分寸,不要把预算作为一种管理控制的手段,做的过繁过细,避免让预算目标取代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出现目标置换的倾向;消除预算中的一成不变的倾向,要对前面预算进行定期检查,如果发现重大变化,就应重新调整或全新制定全面预算。以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第安审查工程预算的步骤和方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5,(05)。
[2]傅平对工程造价管理一些粗浅看法[j],2000,(01)。
[3]郝红丽,王素军工程造价管理的变迁[j]中国建设信息,2005,(10)。
[4]李雪华浅谈工程造价管理[j]有色金属,2005,(02)。
[5]向鹏成,任宏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国工程咨询,2003,(12)。
[6]李小林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与改革浅见[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1988,(01)。
毕业论文 http:// [7]胡剑.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j]2005,(04)。
[8]王兰甫谈工程造价管理[j]四川建筑,2004,(03)。
[9]郇庆国 工程造价管理浅谈[j]山东机械,2002,(03)。
[10]金国辉 加入wto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21)。
作者简介:武庆军(1972-),男,汉族,陕西佳县人,1996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建筑与装璜专业,现主要从事工程预算方面的工作。
代写论文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