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中学管理初探
[摘要]山区中学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和特殊的社会人文因素而使得对其管理也具有特殊性,那么山区中学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才算合适呢?这必须在实际的管理中不断地摸索。本文结合作者在山区中学论文联盟管理中的实践并结合其他研究者的成果,对山区中学教学管理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山区中学 管理模式 特殊性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48-01
山区中学的教学在整个山区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整个山区人口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整个山区经济的长远发展,进而关系到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因此如何抓好山区中学的教学管理,就成为我国当前整个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但是,我国现阶段山区中学的教学和管理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是受山区的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何解决山区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呢?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各方面的建设。
一、山区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者根据多年山区中学教学管理的实践,总结归纳出以下一些问题:
作文 http:///zuowen/
(一)山区中学教学管理模式在形式上显得单一,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
山区中学都远离一个地区的经济
文化中心,地处偏远,而在管理上却由上级
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现在人事安排上,山区中学的教师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安排,这种安排缺乏必要的科学性,没有根据山区中学的实际来科学地安排山区中学必需的师资。其次体现在经费上,山区中学无法像城镇中学那样,有着各种各样的经济来源,惟一的经济来源是财政拨款,而上级部门划拨下来的经费是非常有限的,很难满足山区中学的实际需求。这种单一的管理模式限制了山区中学的自主性,进而导致灵活性的丧失,使得身处山区中学管理第一线的管理者对学校发展一筹莫展。
(二)山区中学的管理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山区中学的教学质量相对其他地区而言。明显落后,除了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校的
管理体制中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在管理体制上,山区中学具有明显的框架性,依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指令,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这种规章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发生着约束教师行为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山区中学教学经费的严重短缺,对教师教学活动的优劣就缺少了一个必要的肯定的标准。教师的教学任务多和教学任务少的没有区别,教学效果好和教学效果差的没有区别,这就挫伤了教师在教学上的积极性。
思想汇报 http:///sixianghuibao/
(三)山区中学的经济活动缺乏自主权
山区农村相对来讲经济欠发达,这对山区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制约作用。同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各级学校的经济活动都采取了集权的管理形式,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学校小规模的经营性的商店实行了统一管理,从承包的投标到经营后的配货。对于山区中学来讲,营业性商店是学校创收的主要经济活动,更是教师福利的主要来源。
(四)山区中学教师的流动频繁
长期以来,山区中学成为了刚毕业大学生的一块跳板或暂时的避难所。由于山区中学地处偏远山区,人文环境相对较差,山区中学教师的工作条件艰苦且福利待遇不高,很多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因刚毕业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抓住山区中学师资紧缺这一弱势,借以做避难之用,把“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活学活用。山区中学
思想汇报 http:///sixianghui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