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将对电子制造服务业的内容和发展概况,在国际国内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领域中应对的策略分析,对中国的ems对中国经济的作用和战略意义等进行讨论。
[关键词]电子制造服务业;电子产品;设备制造商;策略分析
1 电子制造服务业的概况
电子制造服务业(ems)是与电子产品原设备制造商(oem)相对应的,是被委托和委托的关系。oem厂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部分精力致力于核心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将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售后服务等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处理,这些企业以生产制造为基本业务承接oem订单,生产出来的产品交由oem厂商确立品牌并销售,成为了oem厂商的制造商,也即电子制造服务企业。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专业能力的提高,电子制造服务业也逐渐形成了独立的行业领域。
ems厂商承接产品范围广泛,包括数码产品、电子产品、医疗器械及军事工业产品等,产品多样化;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升级,中小企业因无法快速赶上而逐渐被大厂并购或面临关闭危机,存活厂商则不断扩大经济规模强化自身体制以提升行业竞争力,使得产业出现高度集中化;为了适应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客户需求,电子服务制造企业积极建立全球化的运作模式及价值链的衔接,促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日趋完善。
2 ems面临的挑战
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是机遇也是挑战。
(1)oem厂商在挑选和评估ems伙伴的时候,会首先考虑价格因素,要求定期价格下调,通常都以季度或者每半年为准按比例降价,因此,价格竞争的压力日增,同时也要面对相应的利润空间的缩小,如何既保有价格上的竞争力又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是所有ems企业不得不考虑的新课题。在麦克尔•波特的竞争模型分析中有五个因素的互动关系对行业利润能力影响至深,包括供应商、买方、竞争对手的竞争程度、新入者的威胁以及替代品。
(2)技术的不断革新,促使电子信息产品的更新换代加速,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尤以消费电子产品为最。因此新产品的试制到量产、接单到交货的时间也要相应缩短,要求ems厂商必须有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传统的ems生产方式渐渐不适应市场:原来单一的生产流水线不能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要求,缺乏柔性。产品品种日渐多样化,管理和补充难度增大,导致在制品、成品、原材料杂乱无章,浪费严重,同时生产过程随产品品种的多样化而越发复杂,影响了生产效率,生产周期相对变长。综上所述,要求ems厂商以市场变化和客户要求为前提,调整生产模式使其科学合理适应市场竞争,才能在新的挑战中抢占先机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技术的革新引爆经济发展,制造业的重心开始转移到中国这样的低成本地区,中国的ems总产值在2007年达到了1200亿美元,据预计,至2012年,全球ems市场总产值将有可能超过4900亿美元,中国将占55%的份额。
中国的ems同世界知名ems厂商一样,面临着全球经济竞争,同时也有来自内部的挑战:
第一,国内的ems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主要由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且我国部分ems企业对于国际市场运作模式和加工贸易方式不熟悉,供应链管理停留在采购层面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导致国际市场拓展能力不足,竞争力相对减弱。必须加强自身体制完善供应链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基。
第二,丰富低廉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吸引大量oem厂商来华投资的重要因素,但近年来这种优势正受到亚洲、拉美和东欧一些国家如越南、印度、巴西、匈牙利等地区的有力挑战,优势相对削弱。各国都在积极建立优惠政策以吸引投资,促进本土经济发展。
3 促进ems发展的策略分析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ems企业必须根据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当的运营策略和经营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1)我国ems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同样是日益激烈的价格战和不断压缩的利润空间。目前ems行业的生产模式已由早期的单一生产加工发展到参与设计外包、物流配送、售后等一些领域,我国的ems企业相对来说附加值较低,单纯的加工生产已不具竞争力,必须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提高附加值、延伸产业链,避免和减少低成本的恶性竞争。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核心竞争力。要在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地位,首先要有最快捷的信息流,因此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系统,以提高运营效率和响应速度,最大限度优化产业链。建立共享稳定的信息平台,及时处理订单、物料查询、物流调度等,运作效率会得到大幅度提高,于竞争中始终保持最快的反应力。
(3)优化运营模式。企业运营过程中,承接的订单规模不同,工艺的复杂程度也不同,情况千差万别,可以通过对不同目标客户的分级分类管理来实现运营模式的优化。全面评估和考虑在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与争取合理投资利润之间的平衡点,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产能上的浪费。
(4)ems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之间综合成本的竞争,国内中小企业较多,可以适当通过并购和联盟来实现规模经济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行业地位。
(5)完善投资环境,建立健全透明的符合国际惯例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同时也在构建全球经济新秩序中获得应有利益;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鼓励和吸引对华投资,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这对加强和保护在华投资公司的高端产品制造和研发环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 ems的战略意义
ems是典型的承接外包的行业,有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全球ems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潜力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了在技术、管理、制造能力等方面的学习机会和发展契机,使国内ems企业能在行业竞争中不断调整运营模式和管理手段,改进不足,进一步完善自身体制,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在带动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龙云.中国电子制造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曾野纯.电子制造服务业设备投资效益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3]王克胜.精益生产在ems电子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d].无锡:江南大学,2008.
[4]武少中.星网背后的秘密[j].新智囊,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