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多方不利因素限制了其科学、健康地发展。本文通过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特性、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4-0047-02中国论文联盟
一、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一)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特性
1.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是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
贺龙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三方面军在酉阳县南腰界建立黔东革命根据地,贺龙在秀山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刘伯承、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打击边区顽匪,解放秀山,挺进大西南等悲壮而感人的革命事件展现了红军的革命理想和对革命的奉献精神,在红军革命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除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外,渝东南民族地区还拥有石柱土家啰儿调、黔江南溪号子和秀山花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以黔江小南海、秀山花灯寨、酉阳龚滩古镇、乌江画廊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品牌。与其他地区相比,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更多与自然生态和民族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相互辉映,拥有独特的资源整合优势。
(二)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竞争力,重庆市加大了红色文化宣传力度,加强了与广安、遵义、贵阳周边三地的合作力度;着手编辑《重庆、广安、遵义、贵阳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导游词专集》,统一开展导游培训并举办四城市红色旅游景区导游员(讲解员)大赛;打造重庆、广安、遵义、贵阳红色旅游无障碍旅游区;到主要客源地进行市场促销,大力拓展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客源市场。
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开发还存在以下问题:
1.资金短缺
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景区大部分位于偏远山村或革命老区,黔江、酉阳、秀山、彭水、石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属于国家支持的老、少、边、穷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很难有多余资金投入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2.项目单调,开发深度不够
渝东南民族地区大多数红色旅游产品单调,展示内容雷同,陈列方式单调、陈旧,部分红色旅游景点单一化,旅游则以参观游览为主,参与性项目开发极少,红色旅游开发深度不够。
3.宣传不足,目的地认知程度不高
重庆市红色旅游缺乏统一的目的地形象与促销口号,且各自为阵、力度不足。渝东南民族地区在宣传方面力度弱、主题不鲜明,红色旅游景点的营销意识与手段都有待加强。
二、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必要性
1.红色旅游资源整合滞后
虽然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许多红色景点未能很好地与当地自然资源、风土人情相结合,加之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开发难度较大,从而削弱了其经济利用价值。另外,渝东南的地域分割也增加了不同区域红色资源整合的难度,影响了红色旅游地的聚集效应。
2.红色旅游资源分散且无序
渝东南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在不同的行政区域,过于分散,不够集中,这既不便于总体保护,也不利于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3.红色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仍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旅游产品结构展示方式单一,主要仍以照片和图片资料展示为主,产品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不但不能吸引旅游者的观赏欲望,更很难使旅游者得到革命精神的感悟。
(二)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可行性
1.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2004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成为指导和推进红色旅游的纲领性文件。重庆市旅游局按照市政府2006年颁布的《2006—2010年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对全市境内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发掘和利用,并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
2.优越的区位条件
渝东南地区位于我国中、西部与南、北带的交汇点上,东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南与贵州省铜仁地区毗邻,西与重庆市内的丰都县、武隆县相连,北濒长江,为三峡库区的中段,也是湘、鄂、渝、黔四省(市)结合部,渝怀铁路与渝长高速公路和重庆通往沿海的大通道,还是北上巴蜀、南下湖广、东入荆楚、西入夜郎的所经之地。
3.丰富的旅游资源
渝东南地区集中了全市93%的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民间文学资源、民间艺术资源异彩纷呈;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多样的自然生态、原汁原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
味的民族风情,又有巴渝古老的黔中文化、盐丹文化、土司文化等众多的历史人文遗产。
三、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途径
(一)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挖掘红色资源的内在价值
在挖掘与开发红色资源中,要统一规划、全盘考虑,把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结合起来,让红色旅游为民俗旅游提供动力、民俗旅游为红色旅游提供游客来源,促进渝东南民俗旅游与红色旅游的相互带动与共同发展。该区域应以尊重历史原真性为原则,准确把握历史脉搏,深刻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提炼出渝东南红色精神,突出特色和主题,使红色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论文联盟
(二)加强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建立统一的红色景区
应以红色旅游发展热潮为契机,突破行政区域限制,树立大旅游观念,加快区域多种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用红色旅游品牌吸引人、绿色生态旅游品牌和五彩民族文化品牌留住人,逐步建立起大旅游产业体系,形成区域多种旅游融为一体、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大旅游协同发展格局。
(三)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扶持力度,完善红色旅游配套设施
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重要的政治系统工程,应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采取更多的优惠政策。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大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建设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增加红色旅游产品的参与性
渝东南民族地区大多红色旅游点千篇一律,缺乏实景地厚重的历史感、独特的亲切感。因此,应充分发挥旅游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把当前亟待加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群众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寓教于游,使旅游者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五)加强市场化运作
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在做好客观分析资源状况,深度挖掘资源特色,认真研究客源市场需求状况,全面分析区位优势、交通便捷程度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供给能力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形成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红色旅游产品。
(六)深度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形成红色旅游品牌
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需要科学的理论知识和行之有效的手段,从而充分挖掘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加红色旅游景点的可游性、可读性和可感性,发挥其教育功能和经济功能。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以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为突破口,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形成有特色的整合性产品和有影响力的品牌,从而提升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产品的竞争力,使红色资源的整合及开发进入高效、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中国论文联盟
[参考文献]
[1]杨泽凌.重庆东南门[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孔敬.论川黔滇边区域红色旅游整合与协同发展[j].经济师,2007,(3).
[3]潘丽华,肖松良,笪锐.红色资源的经济价值[j].经济研究导刊,2009,(41).
[4]谭业. 桑植红色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整合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