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国外商品的不断涌入,中国国内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利润已进入微利时代,通过在生产领域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空间已经非常狭小。物流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和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第三方物流不仅使企业能集中于核心竞争力,还能获益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经营能力,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本文研究了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及对策,它对提高中国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政府 人才
第三方物流指的是由供需方之外的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承担部分或者是全部物流运作的一种物流业务模式,是合同化、专业化以及社会化的现代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来源于现代物流管理科学的推广所产生的新价值。这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根本原因。然而,第三方物流在我国仍属于新兴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怎样促进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当前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1、集中主业
第三方物流可以使生产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到核心业务上来,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而核心竞争力又能使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增强市场的控制力, 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利润率, 这是第三方物流带给企业的外部经济。
2、节省费用, 减少资本积压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利用规模生产和成本优势, 通过提供各环节服务以实现费用节省使企业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获益。我国一些企业解散自有车队而代之以公共运输服务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减少固定费用, 不仅可以节省购买车辆的投资, 还节省了车间仓库、发货设施、包装器械以及与员工相关的开支。
3、提高社会均衡分工水平
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同时,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又提高了杜会物流资源的利用率, 提高了社会流通速度, 降低了社会流通成本, 从而推动了社会均衡分工的发展。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1、物流观念淡薄,缺乏专业人才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物流市场需求大幅度上升,物流人才稀缺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我国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且物流概念及管理思想引进较晚,导致物流人才极其缺乏,物流服务市场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2、信息化标准化水平低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传统物流企业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之上的。然而,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技术落后, internet、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
3、缺乏政府部门的引导和规划
这一点在日本政府与我国的比较中尤为明显。日本的第三方物流业之所以在短时间之内有如此之迅速的发展, 与其政府的合理管理和有效促进是分不开的。日本政府在 1997 年颁布了《综合物流施政纲要》, 明确了在物流领域里进行改革的一系列举措, 该纲要的实施大大降低了日本物流企业的成本。相反, 我国政府虽然意识到物流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 却迟迟未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及综合治理举措, 以打破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格局。我国目前物流的行业管理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分割体制。与物流相关的各部分分别由铁道、交通、民航、内贸等不同政府部门进行管理。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及对策
1、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2、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
信息化是衡量现代化物流企业的主要标志之一,许多跨国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定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
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借助信息技术,企业能够整合业务流程,并融入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建立一种“效率式交易”的管理生产模式。在加入 wto 的新形势下,物流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际,是否拥有四通八达的网络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或者自建经营网点,或者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和共用网点;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网络,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edi)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
3、政府应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制定符合现代物流要求的发展规划
国家应该继续加强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 并从宏观方面入手, 做好总体的物流规划, 以达到我国物流合理化和物流整体效益的最优化。国家应该及早制定出物流业发展的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的战略规划, 将有限的资金合理规划, 权衡使用, 投入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领域。同时充分利用大、中城市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实力, 建立一些大型的综合性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全国性物流网络, 从而推动物流业向集团化、联合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中小型物流企业进行战略重组, 重点扶持组建一批大型的综合的物流企业集团, 提升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提高企业综合性物流服务水平 现代物流服务已
不再是简单的商品与资金的流动和原材料的供给,多变的市场需求和频繁的进出口贸易往来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而我国能同时满足进出口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屈指可数。鉴于此,政府部门和物流企业应该加大物流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同时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从而提升第三方物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
结论:
第三方物流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场空间巨大,但它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随着中国的入世,我国物流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内外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宣传第三方物流的作用和功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扶持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炳学. 浅析我国第三方物流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01)
[2] 丁荣荣. 吉林省物流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11)
[3] 吕波,魏国辰. 我国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分析[j]. 商业时代. 2013(32)
[4] 李晓波. 第三方物流企业质押担保业务的风险控制策略[j]. 商业时代. 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