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医药行业频发重大药害事件,从“齐二药“的假药到“欣弗”事件再到“问题毒胶囊”,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药从业人员必须遵循医药行业的职业道德,即药德。医药类高职院校是向医药行业输送人才的基地,加强医药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在医药类高职院校开展药德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医药;高职院校;药德;途径
1 医药类高职院校开展药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药德,是药学道德的简称,即指药学从业人员在药学实践中正确处理药学人员与患者、服务对象关系,药学人员与社会的关系及药学人员同仁关系的根本原则和行为规范。
1.1 加强和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功能的具体体现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我国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1.2 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对医药类高职院校开展药德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医药行业频发重大药害事件,从“齐二药“的假药到“欣弗”事件再到“问题毒胶囊”,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药物科研、药品科研、药品生产、药品使用等各个领域出现的药害事件对医药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这些事件的出现,一方面警示政府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暴露了部分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淡漠、诚信意识缺失、业务素质低下等现象。区别与其他行业,医药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这种特殊性最主要体现在医药行业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医药类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药学类人才的重要场所,开展药德教育尤为迫切。
2 当前医药类高职院校开展药德教育的现状
2.1 专业教师与职业道德教育老师没有有机结合
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是从中职学校升格而来,真正的建校时间并不长,因此,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配备和培养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成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大多安排普通思政课教师承担职业道德课程;另外,部分思政课教师观念落后,学科体系课程意识强烈,过于强调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缺乏与时具进的思想,对药物科研、药品生产、药品流通、药品使用等各领域中存在的药德问题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专业教师虽了解药德的重要性,但因教学大纲、课时安排等原因,并没有挖掘、开发职业道德的案例,缺少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融合。
2.2 校外实习药德教育缺失
药德教育不仅仅包括药学道德规范培养,还应使学生熟悉其岗位职责,使其具备更明确工作责任心和道德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药学道德习惯。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和就业前的必经阶段,也是一个“预毕业”的过程。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増剧,企业和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实习,但现阶段由于校外实习单位思想上不重视,实习指导老师责任心、素质良莠不齐,并没有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养成教育。
2.3 医药类职业道德教育的教材缺乏针对性
目前,高职院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教材是全国各类高职高专通用的《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该课程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法律意识和政治素养的重要课程,但是该教材由于具有普适性,缺乏对不同行业的针对性。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没有本行业的背景或是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相关联的案例,难免产生泛泛而谈或是空中楼阁,而学生没有感同深受,对药德的理解停留在最低的层次。
3 医药类高职院校进行药德教育的途径探索
3.1 以教室为主阵地的药德教育
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认识是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基础,而教室是学
生进行药德教育的主要阵地。一是加强专业教师与职业道德教师在教室教学中的相互渗透。首先帮助职业道德教师了解医药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认识医药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变学科体系的课程观念;组织职业道德教师对诚信药德问题开展调研,学习了解诚信药德在医药行业的重要性,拓宽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突出医药学校特色。其次,利用专业老师更了解本专业的特点、职能以及学生未来职业活动的基本内容和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适当调整课时,让专业课教师把专业的职业道德渗透到专业学习中。二是加强教材建设。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变化,没有根据形势编写适合当代大学生特色的,又是本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各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编写适合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该教材应根据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现代课程论和学习指导下,融医药法律法规、药品安全、文化修养等于一体,形成针对性强、特色突出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
3.2 以寝室文化为媒介的药德教育
寝室是大学生活的最基本场所,是大学生群体的一种组织形式。寝室文化是以寝室成员为主体,寝室为载体的,以寝室成员活动为内容,成员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环境和氛围。寝室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攻克点,它直接反应了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的建设力度与深度。而寝室文化并没有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具有隐蔽性,是属于隐形课程。因此,以寝室文化为媒介的药德教育要符合其特性。首先,利用寝室文化具有独特性、倾向性,可以在重点树立几个“诚信药德”标兵寝室,形成以医药文化为主的寝室氛围。其次,利用寝室文化具有潜在性,可以在各寝室楼的接待区、楼道处等公共场所张贴药德名人名言,悬挂医药名人画像,布置药德文化,突显医药类院校的文化特色,让学生感受在医药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更用精神文化氛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3 以社会实践为通道的药德教育
不参加社会实践,就不可能培养出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目标要求把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社会实践既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职业道德认识的深化和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只有在职业道德训练和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一是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校期间,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已社会调研、打工等形式走出课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在实践中去领悟、体会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二是校外实习分阶段进行药德教育。在实习前进行岗前强化教育,突出药德教育的实效性,强化效果意识。在实习中,明确实习指导老师的责任,要求学生遵守职业操守,规范操作流程,对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进行各种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在实习后期,学生毕业前,学校对已有一定实习经验的学生再次组织药德教育,实现理论-实践-理论的预期目标。3.4 以网络传媒为载体的药德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给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是惊人的、前所未有的。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改变着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及道德观念。一方面,建设和完善学校主页,开设药德教育的专栏,改成弘扬诚信、药德主流文化。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要不断更新观念,与时具进,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可以利用论坛、qq、bbs、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交流,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有的放矢的引导,进一步加强药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橡楠.关于加强医药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德育园地,2012(01).
[2]丁锴.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路径研究[j].百花园地,2012(3).
[3]范友林.高职药学类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j].学生管理,2012(1).
[责任编辑: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