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由来已久,从开始的召开学生座谈会,到纸质的无记名反馈,再到2b铅笔的卡片填涂,直至网上评价,学生也一届届入学毕业,从“70后”、“80后”到“90后”。深入研究“80后”高校大学生的课堂教学评教,对于把握人才培养脉络,提升“90后”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80后”大学生;课堂教学评教;问题研究
一、“80后”高校大学生评教问题的研究背景概述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高校就逐步开展了教学评价活动。学生作为评教的主体,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应该拥有直接发言权。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已经把学生评教作为一项评价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必不可缺的一项工作,因为它既可以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成长、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但是在它带来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比如,由于师生关系融洽程度本身带来的学生的非理性评价,它可能会使师生关系恶化,从而在实际上降低教学质量;它可能会影响教师的职称奖惩,降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等。而“80后”大学生作为见证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逐渐发展并崛起并与之一同成长的特殊的一代,伴随着祖国共同成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务实、拼搏、肯吃苦,他们理性、客观并真实的评教,也让高校在教育质量、教育管理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二、“80后”高校大学生评教的理性分析
根据我们对某高校02级至06级部分已经毕业的大学生的走访调研,课题组认为,绝大多数“80后”大学生的评教结果相对来讲是可信的,能够对当时任课的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整体来看,学生个体评教态度是认真的,结果是稳定的。课题组的研究还发现,虽然一名教师在不同班级的学生评教分数可能有较大差别,但他在不同班级学生评教的排名却往往差别不大[1]。但是,在可信的同时,“80后”学生评教也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与误区。大学生评教实践中的问题正逐个显现,如评价观念滞后、评教指标体系不科学、评教过程不规范、评教结果应用不当等导致的情绪抵触、过激行为等不和谐现象,构成了错综复杂的高校学生评教冲突。由于学生评教缺少完整的评价理论作指导,很多研究是基于工作实际的流程介绍,对如何根据研究结果来提高和完善评教工作体系的研究不多且不够深入[2],学生更是无从知晓。
三、从“80后”高校大学生评教的看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调研显示,如果学生评教方式运用得当,可以有效地促使教师和教学管理单位积极改进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创新与进步。但目前一些高校管理部门在高校学生评教中存在很大的误区。第一,过度夸大学生评教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将学生评教结果视为认定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忽略了学生评教结果的局限性。第二,滥用学生评教结果实行“末位淘汰”和“一票否决”[3]。这些制度,让教师们深受其苦,每天生活在恐惧之中,这就导致了教师必须要迎合学生,惟学生命是从。导致了一些被学生评教分数较低的教师在教育中主导地位的丧失,不敢管课堂,不敢批评学生。
四、完善高校大学生评教的对策与思路
根据课题组对“80”高校大学生的毕业后随访抽调的结果分析,我们认为,高校想要继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育管理,必须走出评教的误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
(一)完善规范学生评教体系
完善高校学生评教体系,规范评教原则,是推进高校学生评教工作深入改革的根本。构建完善的学生评教体系和评教目标定位、评教标准设置,是当务之急。结合教师、学生、专家等共同意见,开发和制定良好的高效课堂学生教学评价指标,对教学质量评价做出更公证合理的指示。
(二)重视评教的宣传发动工作
学生评教最主要的目标是通过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使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从而及时调整和改正,学生评教的目的与功能定位就是应该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提高[4]。要让学生真正关心课堂教学的评教工作,而不是仅仅只作为一项硬性规定动作,要采取措施让学生真正关心评价、自愿理性的参与评价。学校和学院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地评教。
(三)建立完善的评教反馈机制
教学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让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因此,将学生评教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建立健全完善的评教反馈机制尤为重要。学生评教不只是形式,更重要的是实质。学校和学院要在第一时间将评教结果反馈给教师,有助于教师及时地根据结果做出调整,促使教师在教学上有所反思、提高与改进。
(四)重视高校评教的国际交流
国内高校学生评教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国外知名大学在学生评教和整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学生评教经验有助于促进国内高校学生教学评价制度更好更快地发展。特别是目前“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在校生主体时,更要紧密结合国际人才培养的最新动态,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崔国生.大学生评教结果可信度的统计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2008(04)
[2]周敏.大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建策略——以苏南某本科院校c学院为个案[d].苏州大学,2011
[3]邓红梅.高校学生评教:误区、危害与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
[4]周伟.美国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及启示[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04)
作者简介:
周德军,(1978~),男,江苏阜宁人,江苏大学文法学院诉讼法教研室,讲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法学教育与社会法学。
马晓彬,(1993~),男,浙江绍兴人,现就读于江苏大学文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法学教育与社会法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2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项目“高校‘80后’与‘90后’大学生课堂教学评教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2c128);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年立项项目省级重点项目“高校‘80后’与‘90后’大学生课堂教学评教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310299041z)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