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内容丰富,其中歌唱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孩子,当他们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的唱起歌来,以表达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教师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歌唱教学,来激发他们对歌唱表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幼儿对歌唱活动的表演兴趣。
关键词:幼儿;歌唱;表演;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歌唱是音乐教育的一种音乐手段,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孩子,当他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轻松、愉悦的心情。《纲要》中指出“中班幼儿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有初步的表现欲望,但是大部分幼儿还不能独立大胆的表现。”每到歌唱活动时,有的孩子会手舞足蹈边唱边舞,而有的幼儿孩子表现就有些被动,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来加以引导。 在以往的歌唱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部分幼儿是“演员”,一部分幼儿是“观众”,而老师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演员们”的身上,于是,造成了恶性循环,作为“演员”角色的孩子,表演的欲望会更加强烈,而另一部分“观众”也就会越来越沉闷,久而久之,失去参加表演的兴趣!
二、研究的目标
(1)愿意参加集体唱歌和创编,能获得愉悦和美感;
(2)能够尊重他人对美的感受和表达方式;
(3)感受不同音乐作品的基本情绪和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三、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行动研究法
四、研究实施的过程
(一)精心选择有情节、有趣的,适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歌曲作品
从《纲要》中了解到:中班幼儿较小班幼儿来说模仿能力明显增强,喜欢并能够学唱动画片、连续剧等熟悉的歌曲。而且他们的音准较小班幼儿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可以在小班幼儿的基础上,对于歌曲作品的选择稍稍提高一些难度,中班幼儿喜欢仿编、改编歌词。可以充分发挥幼儿和家长的资源,一起收集一些中班幼儿比较喜欢的音乐资料:如磁带、光盘等,丰富歌唱活动的内容,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二)尊重幼儿之间的个体性差异,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由于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针对孩子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努力达到发展的目标,从中感受到成就感,从而激发每一个幼儿参与的热情,增强孩子参与活动、进行表演的信心。班里的孩子都很喜欢唱歌,当老师发出演唱邀请的时候,孩子们更是积极踊跃,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生怕老师看不到,而错失机会似的。而这时总会有几个与众不同的小朋友,他们把手或是夹在两腿中间,或是捏住自己的衣角揉搓,不想被老师请到,若是老师请到别人演唱的时候,他们也会很高兴的跟着小声的哼唱。噢,原来不是他们不会唱、不想唱,只是他们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为了缓解他们这种羞于表现的心理,解除他们对于当众表现的压力,我先是在小组式的演唱形式中邀请他们来参加,这样人数比较多,他们可以跟着别人一起来进行演唱。以免产生单独演唱的恐惧和压力。而后随着参加小组式演唱次数的增加,再逐渐的减少小组成员的人数,给他们提供一个由小组式到个人表演逐渐适应的过程。参加的时间长了,他们渐渐的大方起来,这从他们参加演唱时歌声由无到有,由小变大的转变中很好的体现出来。一个学期下来,当我再次发出邀请的时候,可以看到他们已经能把身体坐的笔直,眼睛注视着老师,好像告诉老师:“快请我吧!”虽然没有举起手,但我透过他们的眼睛看得出他们已经有自信了,有了想表演的欲望。
(三)创设适宜情境,让幼儿能够更直接、更切身的体会歌曲作品的情感
中班幼儿仍是以情感体验为主要的学习的方法,对于一首新的歌曲作品的理解单单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述是理解不透的,教师要把比较抽象的作品的含义透过比较直接化、形象化的情景环境来体现,这样更加适宜中班幼儿学习的特点。幼儿对于一些形象化、直观化的形式也会更加感兴趣,再接受起来就显得容易得多了!歌曲《让座》讲述的就是发生在乘坐公共汽车时的事情,这个情景对于幼儿来说很贴近他们的生活,并且大多数幼儿有过乘坐公共汽车
经验,因此对于这首歌曲的学习,教师可以直接为幼儿创设一种乘坐公共汽车的场景, 让幼儿很自然的融入到这个情景中,去体会歌曲中人与人之间尊老爱幼的情感,并用带有愉悦同时也具自豪感的歌声表达出这种情感!
(四)利用过渡环节,激发幼儿演唱的兴趣
对于一些新学习的歌曲,中班幼儿在一次团体活动的时间里是很难完全掌握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过度环节中,反复播放幼儿学习过的一些歌曲,帮助幼儿复习和巩固,以达到幼儿能够熟悉演唱的程度,只有熟悉歌曲旋律后,能够熟练的进行了演唱,幼儿才能够、也更愿意去表演。也可以在过度环节中反复播放即将学习的歌曲,让幼儿提前熟悉歌曲的旋律,了解和感受歌词的内容,为学唱歌曲起到铺垫性的作用!《小鼓响咚咚》是一首旋律优美、歌词比较有教育意义的歌曲,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是由班里的冉冉演唱的,是她在外边的艺术班里学来的。班里孩子很喜欢这首歌曲,于是我找来这首歌的磁带,放在班里的录音机里,每次过渡环节里为孩子们播放几遍,没过两天班里的孩子们都能够跟着录音机哼唱了,只是对于歌曲中附点音符部分的演唱处理的不太好,但是歌词朗朗上口。这时我以此内容进行了一次团体活动形式的学唱,重点引导孩子们学唱附点音符部分,孩子们学起来显得很轻松,而且还加入了一些自己创编的动作进行表演,棒极了!
作者简介:
刘倩,(1983~),河北保定人,北京市东城区崇文第三幼儿园,教师,本科学历,音乐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