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管理论文 >> 管理学基本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管理学基本理论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秘书文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其它管理学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投资决策论文   战略竞争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法律意识教育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公民具有相应的法律素质,而法律意识是法律素质的核心。作为中国社会未来主体的大学生,他们的法律意识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有很大影响,而高校负担着教育大学生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应当通过依法治校,增加法律教学实效性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等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人才培养;法律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120 — 02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报道频现各大媒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如清华大学刘海洋硫酸泼熊案、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浙江大学周一超凶杀公务员案、药家鑫杀人案、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某投毒案等等,犯罪案件及人数逐年上升,犯罪类型也逐步走向多样化,这些被人们视为社会精英和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因触犯刑律而锒铛入狱,令人十分心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高校将一个无知(犯罪)的人送到社会,就是给社会增加一个危险分子。”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总在悲剧之后才反思,而应当主动承担教育的责任,帮助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
  一、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1.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增加,大学生正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的主体
  在高考扩招后,中国一举成为高等教育第一大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自1998年起至今,高考录取人数已连续14年快速增长,高等院校在校生规模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2002年的1600万,增长到2012年的3167万人,跃居世界首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15%提高到2011年的26.9%,我国提出的目标是到2015年达到36%,2020年达到40%。由此可见。大学生正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的主体,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生源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大,素质也参差不齐,他们法律意识的培养更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教育,在他们内心建立法律信仰、追求法律正义,从而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进入社会后,会优化社会法治环境,促进社会良性有序的进步,对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重要的意义。
  2.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的需要
  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16字方针,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实现依法治国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建立起完备的法律制度,二是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提高。如果一个国家虽然有完备的法律制度,但却无人遵守,法律制度就形同虚设,而法律意识对法律的适用和遵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他们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法治目标的实现。
  3.增强法律意识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
  当今社会,大学生们不仅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同时有严峻的就业压力,实施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应当坚持“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人才培养理念,两者相互渗透、有机融合,才能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这层面讲,大学生除了要有广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作为必备的法律素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同样十分重大。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才能明白自己在参与社会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才能用法律思维方式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知道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利益,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抵御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预防和减少犯罪。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才能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才能满足自我生存的需要。
  二、对策建议
  成功地培养一名大学生,对国家、学校、家长来说都非常不易。因此,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应当尽一切力量,以培养大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树立法律意识和增强法律观念为宗旨,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预防大学生犯罪,使“天之骄子”们健康成长。
  (一) 增强法律教育实效性是迫切需要解决

的的问题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必须在观念上和内容上进行创新,走出课堂灌输知识和课外活动形式化的误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切实增强法律教育的实效性。
  1.发挥好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当前,高校对学生法律教育主要途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任课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灵活处理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高校应当积极开设法律相关内容的选修课,拓宽教学渠道,与必修课相辅相成,给大学生的学习提供课程保障。教学时应避免对学生进行枯燥的法条教育,主要教学目的应当是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法律知识转化为对法律的信仰,从而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美国比较法学家和法制史学家伯尔曼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只有在法律信仰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法治建设才会有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才会有强大的精神力量〔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改变纯理论灌输的模式,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更深刻地理解与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如使用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加强法律素养,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进而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的目的。
  2.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高校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培养外,还必须抓住课外活动这个主阵地,丰富校园文化,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高校应当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和身心特点,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构建立体的教育模式。如充分发挥法律社团的引导作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开设专门的法律网站来提供法律资讯,提供讨论法制建设的论坛,设立征文比赛,安排学生去监狱参观教育,开设法制讲座、模拟法庭等等活动,形成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自觉获得价值判断,这样既能丰富校园生活,也促进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 (二)依法治校,营造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良好环境
  首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依法治校的前提条件。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理念在高校教育领域的必然延伸〔2〕,高校应改变仍然存在的“人治”现状,推行以“依法治校”为核心的管理模式〔3〕,用合法合理、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来维护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来保证学校日常管理的良性运作。高校的各项工作应从主要依据政策逐渐过渡到依据法律,从根本上解决高校长期依靠“人治”和“行政”管理模式造成的管理落后的问题〔4〕。在制定本校规章制度的时候必须以现有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做到职权法定和不抵触。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在从事工作和活动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治校能力。
  其次,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除了严格遵守,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外,还必须有相应的救济制度来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合法权利,否则规章制度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当师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裁决纠纷,纠正、制止或矫正侵权行为等方式,妥善处理问题,使受害者的权利得以恢复,利益得到补救。当师生员工对处理的有异议时,学校应当给予申诉的制度保障来重新审查处理决定,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再次,学校对师生员工的处理要慎重,不能出现权力滥用等不良现象,更要避免以权代法等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对学生的违纪行为,处理过程要有章可循,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决不能因人而异,更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要给大学生们树立榜样,以此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体验到依法办事的氛围,达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效果,创建和谐校园。
  (三) 关注心理健康、帮助心理调适,防患于未然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意志力和稳定情绪,在面对问题时做出冷静的、正确的判断,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阶段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感情丰富易冲动,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不容易认同和接纳别人的观点和意见,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受力,当面临复杂人际关系的时候,会使很多人迷盲退缩,产生强烈无助感,导致他们敏

感孤独,这种心理容易使他们受到挫折,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高校应当根据大学生心理发育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几位心理辅导教师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日常教育活动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才能将这项工作真正落在实处,所以,高校要对在一线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使他们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有效调适学生异常心理的方法与技巧,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其次,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学会自我调适不良心态,增强心理适应力,进而达到了预防学生违法犯罪的目的。如利用讲座、班会、心理咨询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授之以自我调控的技巧与方法,让他们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黄巧蓉.论当代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植〔d〕.华中师范大学,2004.
  〔2〕谭秀森.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19):65-68.
  〔3〕包姝妹.论依法治校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以中国民航大学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02):152-155.
  〔4〕史华楠.大力推进高校依法治校之我见——兼论依法治校与教育创新的关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01):26-29.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更新时间:
    信息技术在高校科教信息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我国高校成人非学历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教育
    浅谈我国城镇建设管理新制度模式的高校论文
    关于普通高校残疾学生管理论文
    高校科技管理创新思考MPA论文
    高校新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浅谈高校后勤的人本管理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企业管理对高校构建学
    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基本命题
    高校体育场馆增益性管理理论探讨
    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行政管理“去行
    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