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戏曲楹联又称戏曲对联,产生于戏曲艺术。它是悬挂或粘贴或雕刻在戏楼台口的两侧,寓意深远。它概述节目内容、演员技艺,宣传戏曲、分析当时形势,深浅皆趣,雅俗共赏。
【关键词】戏曲楹联;文化蕴意
旧时戏楼台口两侧,都有对联,有就台柱固定石刻的,有木雕挂上的,也有即兴书写临时贴上的。这些对联,寓意深远,对仗工整,多为当地著名书法家挥毫而就。从内容到形式,堪称艺术精品。楹联是诗词形式的演变,戏曲楹联或出自文人雅士之手,或出自农夫工匠之口,或高雅,或俚俗,均能道出戏曲与人生的关系,戏曲的社会功能。从中可以看出,戏曲既是娱人之艺,又是警世之钟,贵在反映现实,切中时弊,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又是社会生活的明镜。
笔者将搜集到的戏曲楹联按其文化蕴意分类如下:
一、有关提醒、教导世人的楹联:
借虚事指点实事;
托古人提醒今人。
这是一则极为普通的戏联,几乎每个县戏曲志中都会有这则戏联。“借虚事指点实事”,是说演员们在台上演的戏曲故事大多是以历史人物、事件或与地方的传说为题材编写而成,是编剧运用一定的写作手法编写出来的虚拟故事,这些故事蕴含了很多世事道理,用以指点当下的事态;“托古人提醒今人”,演员们通过在台上扮演虚拟的历史人物及故事借以提醒当下的人们。整则戏联通俗易懂,却显而易见的表现出来戏联的某种社会功能:教导世人。
传出幽明报应彰天道;
演来生死轮回醒世人。
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幽明报应”、“生死轮回”、“善恶报”指戏曲反映的内容,带有一定的宗教人生哲学色彩,教化人们积极向善。
鼓因皮气常顺打;
弦是丝心故爱弹。
这则戏联包含了老百姓总结多年的人生经验。“皮”谐音“脾”,意思是说,鼓是因为脾气而被打,在教导人们不要乱发脾气。“丝”通“私”,意思是弦是因为私心才被弹,教导人们不要自私。这是借喻物来教导人们做人的道理。
看,要细看,看其哭,看其笑,看其源流;
戏,莫作戏,戏有忠,戏有奸,戏有结局。
天下事无非是戏;
世间人何须认真。
这是教人如何看戏的,戏中有故事,有人生,戏有忠,有奸,有结局。看戏不仅要看故事,要细看,从戏中学做人。看戏如看人,即“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天下间的事无非是戏,教导人们不要斤斤计较,要豁达的心态对待事物。
像此类戏联还有很多,比如:“欲知世上观台上;不识今人看古人”。“按律吕点破炎凉世态;借衣冠描尽古今人情”。“曲是曲也,曲近人情越听越妙;戏岂戏乎,戏推世理越看越真”。“人情到底好排场,耀武扬威,任你放开眉眼做:世事原来多假局,装模作样,帷我脚踏实地看”。“台上莫漫夸,纵做到厚爵高官,得意无非俄顷事;眼前何足算,且看他抛盔缷甲,下场还是普通人”。“看不见姑且妄之,何许四处钻营,极力排开前面者;站得高费能久也?莫仗一时得意,挺身遮住后来人”等。
二、有关戏曲表演的楹联
片刻间千古事业;
方寸地万里江山。
三两句道尽古今事;
五六步行走万里程。
这两则戏联体现了戏台上时间与空间的转换,方寸大的舞台上纵横交错着复杂的时间与空间,在这舞台上展演的千古事业、行万里路程也只是片刻间的事情。
地不大可家可国可天下;
人几个作父做子做君臣。
你一刀我一枪只杀未死;
骑着马坐着轿非走不行。
“地不大可家可国可天下”“你一刀我一枪只杀未死”这两则戏联集中体现了在戏剧表演中演员运用虚拟以及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进行表演。
有关戏剧表演的戏联还有很多,比如:“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千里路程眨眼到;百年夫妻弹指间”。“人物借身装装出千形万状;车骑凭步走走遍了四海九州。”“骑马坐轿亦是走;生儿养女不日成”等。
三、有关剧目、书名的楹联
一捧雪二进宫三上轿四进士五台山;
六月雪七星庙八义图九龙柱十五贯。
二龙山,二遇路,二度梅,二堂拾子;
三夫人,三拂袖,三岔口,三战温侯。
白鹦鹉飞入牡丹亭红梅枝头一捧雪;
紫琼
降生麒麟阁金银楼头满床笏。
一捧雪二进宫三娘教子四郎探母路过五台山;
六月雪七星庙八仙庆寿九宝莲灯挂在十王庙。
这些戏联很有意思,都是以戏曲剧目写成,对仗工整,巧妙地把戏曲剧目融入到戏联中去,既引人入胜,又能达到宣传剧目的目的。里面的数字及“牡丹亭”、“麒麟阁”即为剧目。
还有一些戏联是以书名为题材,把书名融入到戏联中。如“东西汉,南北宋,人物备考;山海经,水浒传,古今奇观”。“东西汉,南北晋,古今奇观;三国志,水浒传,人物典型”等。
四、为演员提写的楹联
此类戏联很有趣,它是以艺人的名字为素材编写而成,如:
海水同江,江水难洗黑娃子;
元香致美,美香还是白菜心。
横额:太和回春
此联中的海水、同江、黑娃子,是昔日蒲剧须生的名字;元香、致美、白菜心,是昔日蒲剧旦角名演员。太和、回春的说法有些不一致,在《陕县戏曲志》中太和、回春是演员名字,在《长葛县戏曲志》中则是两戏班名。
何处兰房婵娟清歌悠扬浑如丽华重滴古
谁家香闺娇娥妙舞姿态宛如飞燕再降寰
此联中的“兰”、“香”是指为汤兰香,是为汤兰香在巩县回郭镇演出时撰写的。
长喜都督盖天下,
永聚敬德无二家。
此联中的“长喜”是指赵长喜,“永聚”是指巩县西村人费永聚。赵长喜饰演的周瑜和费永聚饰演的尉迟敬德,惟妙惟肖,引人入胜,时称二绝,故撰此联。
戏曲楹联是戏曲艺术的一个很小的产物,虽小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蕴意。它不仅传播戏曲的美学思想,而且还向人们传播文化知识,起到“托古喻今”醒世的作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戏曲遗产。
【参考文献】
[1]杨葆荣,向家炳.装点戏曲艺苑的特有形式——戏曲楹联[j].中国戏剧,1985(4).
[2]焦作市文化局.焦作市戏曲志[z].内部资料,1990.
[3]巩县文化局.巩县戏曲志[z].内部资料,1988.
[4]确山县文化局.确山县戏曲志[z].内部资料,1987.
[5]陕县文化局.陕县戏曲志[z].内部资料,1988.
[6]长葛县文化局.长葛县戏曲志[z].内部资料,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