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水平,也是一种衡量地区管理水平和社会组织程度的标志。文章利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及相关分析法对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测评,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并提出相关的可行性政策。
关键词:城市化;因子分析;定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7-0026-02
1 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并向城市积聚的过程,城市化同时也是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城市体系的完善的发展过程。除此发展的生产力促使非农经济的出现并使三大文明从城市向农村渗透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体现。城市化问题的研究虽然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其在理论上有较丰富的建树。总之,我国城市化指标体系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滞后,暂时无法应对形势发展所需。
①张小林、金其铭建立的城市化指标体系。张小林、金其铭建立的指标体系包含五类15个指标。第一类是工业职能与经济规模指标,第一类指标包含4个指标分别是人均cnp、人均工业总产值等;第二类指标是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这类指标涵盖了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及百元资金提供利税这两个指标;第三类是生活水平类指标,此类指标包含5个指标有社会商品人均零售额和人均收入等等;第四类是包含万人电话拥有量、万人医院床位数等4个指标在内的社会基础设施指标;最后一类是用人口密度来衡量的人口分布指标。这五类指标基本可以反映城市化的内容水平,但因为指标比较简单,时间较早,所以部分指标显得较为陈旧。除此之外,这五类指标忽略了个各因素所占的权重。
②郑弘毅建立的城市化指标体系。郑弘毅建立的指标体系包含管理、统计及评价三个指标体系,是我国第一套较为完整的城市化指标体系。三个指标体又由不同的子体系组成,大致包含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的所有方面。其缺点在于指标复杂度比较高,可行性差。该指标体系和上述第一类指标体系相同的是也忽略了各个因素的权重。
虽然对于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己有了较多的研究,但经过分析后我们仍能发现这些研究的不足之处,这些已有的指标体系不能满足当前我国城市化及目前陕西省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一套综合全面的可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对于陕西省城市化的实践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 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
城市化水平差异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变化其作用动力也是不同的。发生学认为区域城市化分异的动力原因有六个方面,分别是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支撑力、产业结构的转换力、工农业发展的推拉力、科技进步推动力、国家政策的调控力及外向经济的促发力。其中城市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自然环境条件;工农业推进、外向经济发展及产业转换是城市化数量扩充和质量提升的经济动力;技术进步是城市化产生和发展的技术前提;国家政策的制约是城市化发展的软环境。据我国学者的研究结果,兼顾考虑陕西省具体情况,考虑到选取指标的代表性及可获取性等原则,拟选取以下9个指标作为城市化水平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详见表1。
3 陕西省城市化因子分析
①本文从《陕西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收集到研究所需要的相关数据,建立原始数据表,如表2所示。
②运用spss软件的factor过程并经标准化的数据因子分析,求出变量的相关系数阵r,相关系数阵r的特征根及相关系数阵r的方差贡献率(见表3)。
③取前三个特征根并对初始因子载荷阵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旋转后得出旋转成分矩阵和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如表4、表5所示。
④利用托马森回归方法,估计因子得分方程,求得各因子得分序列,如表6所示。
⑤利用5个因子对应的权重(方差贡献率与累计贡献率的比值)计算出总因子得分,如表7所示。
可以看出,陕西省的10个地级市城市化综合评价排序顺序大致是分成关中、陕北、陕南三块,符合关中、陕北、陕南综合得分逐次降低的分布。陕西省10个主要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中属西安市处于领先低位,隶属关中的渭南,其城市化水平却落后于关中其他四个城市其排名位居最后,相比较陕北的延
却位居全省第三,综合得分已超过咸阳、铜川等关中城市,仅次于西安和宝鸡。
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关中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都较高,城市化发展水平最低的以陕南城市为主,中等发展程度的则属陕北城市。所以我们认为,陕西省城市化的发展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这种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反映了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最后,陕西省逐渐升高的城市化水平与区域城市设施完善程度的关联度可以证明陕西省内城镇的设施水平越来越多影响区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意愿。故而陕西省应加强城市道路、电力、供水排水、供热及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改善城市功能,对加快陕西省城市化发展发挥其基础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陈雨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 张敦富.城市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 师谦友,罗送宝.陕西省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及其调整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7).
[5] 都沁军,于开宁.城市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3).
[6] 徐建中,毕琳.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j].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6,(2).